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4章 敵人之間的默契,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應天府溫泉宮的武威殿作戰室裡,這是正端坐著一個滿臉愁容的大公,他正是朱濟世的長子,香港公爵朱國傑。w w. v m)這段時間他也挺忙的,先是被皇太子派去大理王城阿瓦幫著朱國衛安定人心,然後又被打發去東輝王城英府安排建立東輝朝廷。剛剛忙完才會香港,又趕上南海海戰大捷,於是被朱國雄派回南京報喜。可是才到南京,氣都沒有喘勻,壞訊息緊跟著就到了,大理王朱國衛再次兵敗,困在費尼的**萬大軍突圍南逃途中被英印軍一路追殺,傷亡慘重,被俘著不計其數。最麻煩的是大理王朱國衛還親率部隊斷後,現在被困在費尼城中眼看著不是殺身成仁就是要當俘虜了。於是報喜變成了報憂,就不知道會不會變成報喪了。
而朱濟世就默不作聲的坐在那裡,聽著朱國傑用最沉重的語氣報告著大理王兵敗的壞訊息。這個時候,說實在的,朱皇帝心裡是很有些埋怨朱國衛的,他的這個兒子很有點一根筋。威爾.海明明明已經網開一面放他跑路了,他卻偏偏要親自斷後,真是個木魚腦袋——對一個國王來說,打敗仗丟掉七八萬軍隊又不是什麼大事兒!而且之前他還拿下了大理、東輝兩個王國,被他消滅的緬甸軍、印度軍怎麼都有十幾萬,就算在印度敗北,也不過是“小挫”,可要是被英國人抓了去,那可就是一場真正的慘敗了!
陸軍部尚書石達開站在地圖前面臉色很不好看,本來應該是開香檳慶祝勝利的時候,現在搞不好就要變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事了。雖然朱皇帝在生兒子方面能力很強,很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兒子最多的皇上,但是死掉一個還是件讓人傷心的事情,況且還死得那麼莫名其妙。更麻煩的是,朱國衛的戰死或被俘,一定會成為英國人大吹大擂的題材。印度那裡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的造反運動,多半會被嚇唬的倒下去……
朱國傑報完了“喪”,站在那裡看著默不作聲的老頭子。還有臉色鐵青的陸軍部尚書。作戰室裡面的其他參謀這個時候全都低著頭忙手頭的事情,大氣都不敢喘上一聲了。諾大的武威殿裡,一時間變得鴉雀無聲。最後還是香港公爵沉重地開口了。
“父皇,其實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投降在西方軍學上是天經地義的。子鍾(朱國衛)和他的部下已經盡了應盡的義務。他們為帝國征服了緬甸和阿薩姆,還在印度重創了英屬印度軍,為南海決戰創造了有力條件。說起來帝國在南海的勝利,也有子鐘的一份功勞。”
朱國傑斷斷續續的說著。還不時看看老頭子的臉色。他和朱皇帝的大部分孩子不同,是在英國長大的。還娶了英國的海倫娜公主,因而思維有些西化,不認為被俘是背叛。而且他雖然不是嫡子,但終究是長兄,總要在老頭子跟前維持一個仁厚的形象。
朱國傑的話才說完,石達開也附和起來,“皇上,如今失蹤的軍官、士兵已經超過了10萬人,其中必然有不少被敵人俘虜。這本是戰陣上常有之事。被俘的責任也不在下面的將士……”
是的,雖然大明在北美和南洋戰場上佔盡上風,但也不是說贏得了所有的戰役和戰鬥。朱皇帝的軍隊畢竟是由吃五穀的凡人組成的,又不是打不死的天兵天將,而且對手也不是豆腐渣。光是北美戰場上,陣亡、重傷也有超過30萬了!失蹤的也超過了10萬人。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也不為過啊!雖然在東方文化中,被俘是一件挺丟人的事情。但是明軍的條例當中也沒有不許被俘的規定。不過一位國王被俘,還是大失體面的。
朱濟世哼了一聲:“讓朱國良接任大理國王吧!他的丹那沙林大公給……容朕考慮幾天。”不顧朱國傑和石達開愕然的面容,朱皇帝自顧自的繼續朝下說,“大中華可以容忍戰敗的國王,但是絕對不能容忍被俘的國王……只要國衛不再是國王,被俘也就沒有什麼了。這次南海大戰中。國輝不也差一點被俘嗎?朕的皇子在陣前為國廝殺,有個把陷於敵手總是難免的。”
這話說的也不錯,朱國輝如果游泳遊的再慢一些,這會兒估計也得去澳大利亞吃牢飯了。 不過永曆號戰沉和他一個通訊官也沒什麼關係,世界上也沒有哪國戰艦沉沒的時候要通迅官殉艦的。
聽了朱皇帝的話,朱國傑的眉頭卻還沒有鬆開,低聲說了一句:“可是子鍾弟卻決心殉國了。他連遺詔都用電報發到阿瓦王城了,讓子聞(朱國良)弟即位大理王……”
還遺詔!朱濟世嘆了口氣:“真是個不知好歹的小子!那就給太子去電,讓他想辦法吧!”
想辦法的意思,當然是讓皇太子給羅安閣去電想辦法保全朱國衛這個木魚腦袋的“前大理國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