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5章 大縱深突破 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美利堅帝國和美利堅聯盟國的軍事最高層在紐約開會討論打破目前戰場僵持局面的同時。
在蘭卡斯特的東華軍前敵總指揮部內,剛剛抵達的韓四也在和朱胡安、朱幸義還有楊希恩這些年輕將領們議論著戰場局勢的演變方向。雖然密蘇里河戰役已經顯露出僵持的苗頭,但是無論是朱胡安還是韓四,甚至是在舊金山坐鎮的朱濟世都不認為美國人會甘心情願讓戰爭就此陷入僵持!雖然北美戰場最終很有可能會演化成壕溝對壕溝,防線對防線的靜態消耗戰。
“胡安大王,就老夫來看,美軍採取長途奔襲的可能不大。因為需要奔襲的距離實在太遠,無論從北面的南達科他州還是從南面的德克薩斯州出擊,都需要奔襲數百公里才有可能威脅到太平洋鐵路線。而我軍則可以透過鐵路線迅速抽調部隊迎戰奔襲美軍,打一個以逸待勞。當年我草原軍團可以奔襲數千公里大破俄軍,是因為俄人沒有將鐵路修到中亞,所以無力在中亞部署大軍。同目前北美戰場的情況完全不同,長途奔襲取得奇效的可能性很小。除非他們可以用正面攻勢將我方的全部力量吸引到密蘇里河——堪薩斯城一線。不過我們很快就會將臨時鐵路鋪設到前線,部隊的調動將會非常便利……”
韓四拄著柺棍站在沙盤臺前,侃侃而談說著自己的看法。在場的每個人都頻頻點頭。一臉信服的表情。韓四可是這個時代打長途奔襲作戰的泰斗人物。他指揮草原軍團萬里奔襲的作戰,被認為是戰爭史上的經典和運動戰的典範。在每一個國家的陸軍軍校教材中,都有大量與此有關的篇幅。如果要在最近幾十年的軍事家中尋找一個可以和他相提並論的將軍。也只有已故的法國元帥熱羅姆.皮爾公爵了——後者是以防守萬能和靜態戰爭這兩個概念名流戰爭史的。
根據熱羅姆.皮爾的理論,由於鐵絲網、機關槍、綿密的塹壕防禦區域還有遠端大炮的出現,戰爭已經變得對防禦一方越來越有利。想要將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從堅固的防禦工事中趕走,將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還會因此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且,由於大量的重武器裝備的出現,造成陸軍部隊越來越依賴鐵路線提供後勤保障。一旦離開鐵路。靠馬匹和人力根本無法攜帶足夠多的重武器和彈藥進行長距離機動。而不攜帶重武器和足夠的彈藥,軍隊又沒有辦法保持足夠強大的攻擊力。這就造成“難以形成有效突破”的局面。也就是說,即便在一道防線的某一點達成突破,由於無法及時將足夠多的攜帶著重武器的部隊輸送到距離突破地點足夠遠的敵軍縱深地帶,使得突破的價值下降。從而出現“無效突破”的概念——敵人只需要派出預備隊或是乾脆事先建立預備防線,就能及時封堵缺口,維持戰線不出現整體動搖。所以未來的戰爭將會出現整條戰線緩慢平推的進攻方式,進攻一方甚至有時間在緩慢前進的部隊身後鋪設鐵路以保障後勤。
而熱羅姆.皮爾的這套理論,現在也成為了法國陸軍所信奉的“鐵律”,這也是法國人遲遲不肯投入戰爭的主要原因。他們是堅信戰爭會變成一場吞噬人命的血肉磨坊,而進攻一方則會被自己的鮮血淹沒。所以保衛法國在歐洲大陸利益的最好辦法就是一道堅固的防線!作為法國陸軍軍校培養出來的軍人,朱胡安當然是深受這套消極作戰理論的影響。這也是他會在密蘇里河沿線構築起一道防線,並且採取守勢的主要原因。但是一心想要在北美攫取更多土地的他。也無時無刻不在思索打破這種靜態防禦戰爭的辦法。
“韓帥,這幾年孤王一直在思量一個打破綿密防線的辦法。想來想去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大範圍迂迴……利用強大的騎兵軍團繞過敵人的防線。突入敵後同敵人的預備隊展開迅速的決戰並且取得勝利。”
“難度很大。”韓四道,“不過也不是不可能,無線電報的出現可以讓迂迴部隊和正面主攻部隊保持密切協同。這樣正面主攻部隊就能及時發起猛攻以牽制對方,使之無法調動足夠多的兵力回防。”他頓了一下,又道,“不過。敵人萬一放棄正面防線,利用鐵路線實施大踏步後退的話。迂迴部隊可就要遭遇敵人全軍的攻擊了,他們會全軍覆沒的。”
朱胡安點點頭,又道:“第二個方法則是連續進攻,就是在敵軍防線的某一點大量集中火力、部隊、物資和後勤運輸能力。用壓倒性的優勢兵力撕開敵人的防線,然後再往缺口連續不斷的投入強大的預備隊,以確保發動連續不斷的攻勢,擊敗敵人的預備隊,突破他們的預備防線,使敵人陷入整體崩潰之中。”
胡安這麼一說,立即引來了韓四欣賞的目光,“大王,你打算用什麼辦法達成突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