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6章 圈套不會只有一個,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英屬印度軍的前敵司令部作戰室內,一片電話鈴聲的嘈雜聲音。早在今年一月,英屬印度軍直屬的通訊部隊已經在東孟加拉前線鋪設了完善的有線電話和電報網路。所有的線路對匯總到達卡的巴拉.卡特拉宮。透過這些線路,海明的指揮部可以及時得到最新的訊息,下達命令,聯絡全軍。自前線炮聲一響,威爾.海明端坐在作戰室正中的一張圈椅裡面,聽著參謀們不斷的彙報著前線的進展,傳來的訊息還算不錯,威爾.海明的碉堡加環形防禦據點的戰術似乎取得了成功,從尼泊爾僱傭來的廓爾喀兵也物有所值,抵擋住了華軍的猛攻!
到當天午夜的時候,參謀長伊夫林.伍德一臉喜悅的走到威爾.海明面前,沒有說話就是幾聲爽朗的大笑:“我們把中國人擋住了!他們傷亡慘重!梅克那河上漂浮的都是中國人的屍體,河灘上也都是中國死人,至少有8000人被打死,重傷員肯定超過了4000。現在中國人已經停止攻擊,似乎正準備撤往梅克那河東岸。上將閣下,大捷啊!”
“大捷?”威爾.海明搖搖頭,半開玩笑地道,“就算下面報上來的數字沒有一點水分,不過就是消滅了箇中國人,還有七億四千九百九十八萬八千個中國人……伊夫林,現在還遠遠沒有到高興的時候!”
“上將……我們不可能把七億幾千萬武裝起來的中國人都殺光的。因為在這之前,整個英格蘭的男人都會被戰爭的損失消耗一空。”伊夫林.伍德臉上的喜色頓時一空。
大英帝國的確在打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爭。只有真正的白痴才相信英國能打贏,稍微聰明一點的人都知道。英國只是想盡可能多的保住一些財富——英國人早年從別人手裡搶來的財富,要想保住一切是不現實的。接近高層的人都知道,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西部已經早早上了準備放棄的黑名單。現在澳大利亞的上等白人都忙著撤退,而下等白人和黃種人都被告知,大明皇長子朱國傑和英國公主海倫娜在未來將成為他們的君主……這是一個“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結果,所以大家要和睦相處,安安靜靜等待和平的到來。似乎這場世界性戰爭和澳大利亞沒有任何關係似的。
但是印度卻是必須要保衛的財富!這裡是大英帝國皇冠上的寶石,富饒的農業、勤勞而且眾多的人口以及還算豐富的資源。使得印度成為了現下大英帝國財富的源泉。如果說大不列顛——美利堅帝國代表著大英帝國的未來,那麼英屬印度帝國就代表著大英帝國的現在。沒有現在財富,安有未來的復興?
所以保住印度和北美大陸東海岸就是保住了大英帝國在未來複興的希望,同時也保住了世界大戰的平局。但就是這樣一個任務。眼下看起來也是很難完成的!不僅因為大明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還因為大明皇家海軍同樣強大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強。中國的重工業建設現在已經過了起步階段,人才、資本、原材料和技術都已經足備,許多大的鋼鐵、煤礦、鐵路聯合企業已經投產或將要投產,在未來的5到10年,中國的重工業產能很有可能超過整個歐洲——雖然中國不缺發展重工業的條件,但也不等於不需要時間來建設,不僅因為開礦、建廠、修路還有培養技術人員本身都需要時間,還因為重工業建設本身就非常消耗鋼鐵。當鋼鐵產量不足的時候。重工業只能緩慢發展,而當鋼材等原材料產量達到一定程度以後,發展就會越來越快。而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較為充沛的鋼鐵產量。
根據法國人提供的情報。1875年度,在大量新建產能投產和戰爭需求的雙重刺激下,中國鋼產量已經突破了280萬噸(鐵550萬噸),超過了英美之和的鋼250萬噸、鐵480萬噸!煤炭產量更是突破了1億5000萬噸,同樣超過了英美之和!而在1876年,中國的鋼產量還將上一個臺階。至少可以達到鋼330萬噸、鐵620萬噸!煤炭產量更將達到1億8000萬噸以上。
而且這些資料僅僅代表了大明本土的重工業實力,並沒有計算工業實力同樣不弱的西華和東華——西華擁有儲量豐富的鐵礦和煤礦因而重工業發展較快。1874年、1875年度都有大廠投產;東華則有豐富的煤礦資源和資本,工業發展速度同樣驚人。兩國的煤鐵產量之和,估計可以達到大明本土的一成以上。根據英國情報部門的估計,有煤炭1500萬噸,鋼30萬噸,鐵60萬噸。
另外,大明的造船工業在太平洋和南洋“苦力貿易”的需求帶動下,一直髮展很快,在產量上早就超過了英美之和。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明會像下餃子一樣成批的建造鐵甲艦……而且中國人可以將9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