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5章 只欠東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南京,溫泉宮,聽雨閣。

鐫刻著龍紋的銀壺在爐上發出“滋滋”的輕響,白霧從壺口嫋嫋升起。竹簾外,雨點從簷角和竹葉上滴落,傳來淅瀝瀝的雨聲,閣中光線漸漸暗了下來,1876年的第一場春雨終於到來了。

楠本高子潑去殘茶,用竹匙從紙囊中取出濃綠的新茶,放在一張白紙上,拂去細碎的茶末,投入紫砂壺中。然後拿起銀壺,倒入沸水。她手極穩,流入的沸水正與壺口平齊,卷緊的茶葉微響著舒展開來,絲毫沒有溢位。顯然是在日本受過嚴格的中式和日式茶道訓練,在跟了朱濟世後,這手泡茶的功夫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高子拿起紫砂壺蓋,撇去壺口的細沫,蓋好,用沸水淋在壺上。茶沫順著壺身衝下,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隨即飄散出來。片刻後,壺身水跡乾涸。高子用沸水淋過茶盞,重新斟了兩杯,遞了一盞給朱濟世。另一杯則給了一個身披印度麗紗的女子,正是朱濟世的印度選侍芭伊女王——她在朱濟世的後宮是有正式名分的夫人。她是聽到了英國人要捉拿她的訊息,連夜乘坐法國人的商船逃到應天來的。

朱濟世拿起茶盞喝了一口,然後微笑著道:“芭伊,你來得正好,大明很快就要進軍阿薩姆了……朕的兒子大理王剛剛在阿薩姆附近的古靈廟敗了英印軍隊。”

朱國衛、吳長慶擊敗英印軍的訊息是昨天傳到南京的。殲敵的數字報了一萬幾千,可能有些水分,但是明軍高層並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此戰繳獲了一萬六七千石軍糧。足夠讓古靈廟前線的四萬明軍和大理軍吃上一個月。加上之前在古靈廟的繳獲。朱國衛手中已經有了足夠四萬大軍吃上兩個多月的糧食,如果再多一倍的軍隊,也能維持一個月。另外還繳獲了一批武器彈藥,可以提供給蘇家控制的阿薩姆抵抗分子。現在潛越那加丘陵,包抄英帕爾要塞後路的條件已經完全成熟。

“那可真是太好了,芭伊給皇上道喜了,印度人民這下可算是有救了。”芭伊自然是滿心歡喜。

她到應天不僅是避難來的,而是代表印度國內一個名叫“馬拉塔復興聯盟”的印度教王公秘密組織前來的。

馬拉塔復興聯盟當然是要復興被英國人滅亡的馬拉塔聯盟。這是一個印度教王國,一度輝煌強盛,幾乎滅亡了莫臥爾帝國,但是卻由於實行了分封諸侯的體制而變成了一個鬆散的國家聯盟,失去了凝聚力,因而被英國輕易征服。芭伊女王已故的丈夫的家族就是馬拉塔國家聯盟的一員——順便提一下,現在印度反英力量內部分裂成了兩大派別。分別以海得拉巴土邦和莫臥爾王朝後裔為首的msl一派;以芭伊女王和馬拉塔聯盟佩什瓦(首相)。兩方面都希望爭奪到最多的領地,而將有名無實的馬拉塔王位獻給某位得寵的大明皇子,顯然是印度教一派所能拿出的最好的禮物——如果不是芭伊女王不能生育的話,擁戴芭伊女王為朱濟世生的兒子出任印度皇帝倒是更好的辦法。

“由朕的兒子出任馬拉塔聯盟的國王?”聽了芭伊女王提出的要求。朱濟世偏頭想了一會兒。“這個馬拉塔聯盟都包括些什麼地盤?”

芭伊道:“不算阿薩姆的王公,幾乎所有的印度教王公都是馬拉塔復興聯盟的成員……因為莫臥爾帝國曆史上幾乎征服了整個印度。只有馬拉塔人抵抗到了最後,而且扳回了一些局面。現在幾乎所有的印度教王公的祖先,都是馬拉塔王國的將軍。”

這段歷史朱濟世早就聽芭伊說過。在英國人征服印度之前,印度阿三基本上分成四大塊,一塊是莫臥爾一系的真神教王公,比較有力的就是海得拉巴和邁索爾;一塊是芭伊女王所在的馬拉塔聯盟,都是一幫印度教王公,雅利安人的後裔;一塊是錫克教徒的錫克帝國,統治著後世巴基斯坦一帶;還有一塊就是蘇家的阿薩姆王國或者叫阿洪王國——當然了,他們是被英國人硬拽進印度的,原先並不是印度文明的一部分。

另外,還有尼泊爾、錫金、不丹三個**或是半**的小國並不屬於英屬印度統治。在大明覆國之前,這三個小國都是滿清的藩屬。不過和滿清關係並不親密,在大明覆國之後,朱濟世也沒有對這三國提出宗主權要求。直到大明帝國和大英帝國的關係惡化之後,才有駐藏大臣鄭永一出面拉攏三國。不過對於這三個小國,大明王朝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其中不丹因為人種和大明相近,又信奉佛教,所以被大明視為潛在的諸夏公國。尼伯爾則因為有太多南亞雅利安人的血統並且主要信奉印度教,因而沒有被視為諸夏之一,而是成為一個**於印度邦聯的大明藩屬國。至於錫金理論上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登樓臺

笙笙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