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9章 內需才是根本,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3000人口的市場說大不大,說小其實也不小了。雖然不能和擁有7億5000萬人口的大中華帝國市場相比,但是相應的,在英國從事工業生產的人口也遠遠比不上將來完全實現工業化後的大中華。如果幾百萬英國工人的產出不能在3000萬人口的英國市場中消化。那麼將來1億或是2億勞工支撐起來的生產,又如何在大中華市場中消化?
“父皇的意思是英國將來可以透過內部需求支撐起產業?英國革命委員會能用社會主義解決生產過剩的難題?”朱國雄微微皺眉,生產過剩的理論早在19世紀上半葉就出現了,現在更是成了馬克思、恩格斯這些社會主義理論家們研究的一個重點。
按照他們的理論,資本家為降低生產成本,最大限度的榨取剩餘價值,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獲得利潤,他們在使用相對剩餘價值榨取手段時,為提高生產效率,縮短自身的個別必要勞動時間,不可避免的導致了生產力的進步,從而導致社會上的商品在數量上和種類上都得到增加,而由於社會貧富差距懸殊,必然導致商品銷售市場的相對縮小,即導致了生產過剩的出現。
同時,他們也將生產過剩現象是資本主義制度作為經濟基礎,不再適合經濟基礎現狀的體現。是低層次的生產關係不再適應更高水平的生產力的證據。
“嗯。”朱濟世低聲,“社會主義的辦法應當是能解決生產過剩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朱濟世雖然不是學經濟出身。但是也知道後世的社會主義陣營是沒有經濟過剩問題存在的。
而這個時代的社會主義理論還沒有發展到後世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只是單純的主張或提倡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簡而言之,就是由社會(政府)控制生產資料和產品分配,從而讓生產和分配更加合理,讓勞動者可以擁有更多的產品同時付出較少的勞動。這樣一來。生產過剩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
所以,理論上社會主義國家是不應該有大量的工業品可以用於出口。也不可能累積起大量的黃金外匯儲備,對於國際市場的需要也僅限於互通有無——畢竟一個國家很難擁有所有的工業原材料、生產所有的產品,總是需要透過國際貿易得到一些東西的,但是主要作為財富象徵品的金銀和外國紙幣。肯定不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大量收集儲存的……至少這個時空的恩格斯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提出的新型外貿關心是不以獲取貿易順差為目的的。
“父皇,這是不是說,我們大中華帝國的工業也只能立足於內部市場?”朱國雄的經濟學水平明顯高於軍事外交,稍一思考就發現了問題。
目前大中華帝國的工業總量雖然穩居世界第一,但是被7億5000萬人口一平均,人均數字就不是那麼多了——當然,在擁有了半個地球之後,各種各樣的資源人均一下也不是那麼少了。所以未來的大中華帝國實際上也不需要透過外貿獲得多少外部的資源。出口工業品的意義除了積累沒有什麼大用的金銀和外國紙幣,也就是讓國內的資本家發財了。
“除了立足於內部,我大中華的工業還有別的出路嗎?”朱濟世淡淡地道。“現在是7億5000萬人,將來早晚是15億甚至20億人……如果按照英國的城市化率,至少有10億以上的城市人口,工商之繁盛將是現在難以想象的。如果不能依靠內部市場,全世界哪裡還有市場可以消化?而且我們把商品賣給外國之後,打算換取些什麼呢?我大中華帝國都已經佔了半個地球。什麼資源沒有?而且還擁有北美的天選之國,農產品也不可能短缺。我們還需要有什麼呢?”
難道是花花綠綠的紙?
“父皇說的是。看來將來我大中華帝國的工業品也只能靠內部市場消化。”朱國雄並沒有露出什麼憂慮煩惱的表情,“好在我大中華諸國需要建設的地方還有許多,數十年之內是不會有過剩之虞的。”
“的確如此。”朱濟世微笑著點頭。
有半個地球的土地、資源,自然就有半個地球需要建設。真不知道要砸多少億噸的鋼鐵、水泥下去,才能把半個地球建設起來。現在考慮生產過剩,的確有些為時過早。
“不過恩格斯在社會主義英國實行的辦法,咱們還是要留心觀察,必要的話還需借鑑一二。”朱濟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茶盞抿了一口,“朕要看看,他能用什麼辦法,用有限的土地、資源,讓3000萬甚至是4000萬英國人過上均富的生活。”
“父皇是覺得半個地球對於7億5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