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8章 最後的機會,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1876年孟秋的北美東部,本來應該是一片豐收在望的金秋景象。但是漫長的戰爭已經給北美原本豐饒的農業帶來的沉重的打擊。黑油油的土地上面生長的不是莊稼而是一人多高的野草,哪怕小塊得到開墾的土地,也只有婦女和老人在勉強照料。青壯年男子都已經拿起了武器,或是在遍佈美利堅帝國各地的軍營當中操練,或是在漫長綿延的戰壕當中堅守,保衛著他們日益蕭條的國家,等帶著武裝到牙齒的敵人發起進攻。密佈的鐵路線上,火車的班次密密麻麻,不過運輸的不是旅客和各色用來繁榮經濟的商品,而是大隊大隊穿著淺藍色軍服計程車兵,和各種各樣的殺人武器。美利堅帝國工業倒是在戰爭刺激下空前繁榮,煤炭、鋼鐵、武器、彈藥、船隻,凡是和軍事有關的產業,全都開足了最大的產能。

根據美利堅帝國戰時大本營估計,在合併了原來屬於聯盟國的弗吉尼亞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和北卡萊羅納州後,1876年度,美利堅帝國的鋼產量穩穩的可以達到100萬噸以上,煤炭產量則在1875年就超過了8000萬噸。在充足的鋼鐵、煤炭的支援下,賓夕法尼亞州和紐約州的兵工廠在過去的近10個月中生產的軍火幾乎抵得上和平時代幾年的產量!

如果單純看武器裝備的數量和質量,現在的美利堅帝國陸軍肯定要比密蘇里河——堪薩斯城大會戰前更加強大。當然。美軍的數量也比那個時候更多。

走在紐約的街頭,來來往往的除了穿著工裝的男男女女之外,最多的就是穿著藍色軍裝的軍人了。後世的國際金融中心所在的曼哈頓。現在更是成了一片軍服的海洋。美利堅帝國首相羅伯特.布什始終在抵制著將首都遷往多倫多的計劃,哪怕阿爾伯特親王一再要求,也照樣置若罔聞。不過對於阿爾伯特親王提出的整編擴充美利堅帝國陸軍,將之變成不列顛——美利堅陸軍的計劃,卻很難抵制。因為美軍在密蘇里河——堪薩斯城大會戰中的損失實在太驚人了。如果從1875年8月份算起,不到4個月的大決戰中,光是美利堅帝國就損失了超過85萬官兵!

而之後的幾個月裡。美利堅帝*又打輸了得梅因保衛戰、聖路易斯保衛戰和蒙大拿——薩斯喀徹溫戰役,這三次會戰的規模雖然不能和密蘇里河——堪薩斯城會戰相比。但是也有四十萬、三十五萬和二十萬美軍參加。三次會戰的結果,也都是以美軍的慘敗告終。

另外,在美利堅帝國和東華、北華王國交兵的漫長戰線上,中等或小規模的戰鬥時時刻刻都在發生。雖然每一次交戰造成的傷亡看起來並不驚人,但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也是相當駭人的。

到1876年三季度的時候,美利堅帝*的累計損失已經超過了180萬之多!而更加重大的損失還來自於美利堅聯盟國的分裂。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在開戰之初就置身事外,隨後又有七個聯盟國州或是加入所謂新法蘭西王國,去尋求法國人的庇護,或是成立密西西比王國尋求馬蒂爾德一世個人的庇護——實際上就是向東華王國屈膝投降!失去了這九個州就等於失去了八百多萬白人人口和最多120萬人的潛在兵源。

即使成功合併了美利堅聯盟國的四個州,不包括加拿大在內,美利堅帝國的總人口僅僅只有不到2800萬。即便是按照總人口的15%計算。理論上2800萬人能夠支撐的最大動員兵力也就是420萬。現在已經失去了180萬,剩餘的極限動員能力就是240萬。不過這個數字僅僅是理論上的,真的要動員到這個程度。恐怕整個國家的工農業生產都要停止了。到時候戰爭又要靠什麼打下去呢?

因此,接受英國的幫助,將英美軍隊混編也就是別無選擇下的一條出路了。所以現在紐約街頭上往來的軍官士兵,就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英國本土或加拿大的。在這些真正效忠大英帝國的官兵加入之後,美軍也正式改編成了英美軍,正式的名稱在1876年5月。“南海大捷”和“孟加拉大捷”後不久就改成了大不列顛——美利堅帝國陸軍。數量更是擴充到了240萬人以上,比東華和大明掌握的數字還多40萬人。如果考慮到被圍困在堪薩斯城的60萬聯盟軍(仍然打著已經不存在的聯盟國的旗幟),美英方面在北美的陸軍總數仍然多達300萬!比他們的敵人東華——大明聯軍還多出30萬。

不過這樣的人數優勢,在英美軍隊的高層看來,卻實在不足以讓他們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哪怕是印度和南海方面的捷報傳來,哪怕是朱濟世病重的訊息傳來,紐約中央公園的帝國陸軍總司令部裡面,仍然是一片的低沉陰鬱。因為他們的對手是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穗的奇妙冒險

竹墨淋漓

薑糖撞酒[破鏡重圓]

貳林林

深海漁獵:風浪越大魚越貴

不偷腥的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