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5章 潮起,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夜色當中。在夏季水面大漲的密蘇里河上面。幾十條小船還有幾百上千個人影在忙碌的湧動著。一車一車的木樑運了過來。一條條的小船固定好之後釘在了一起。一座座軍用浮橋在夜色下拼命的在密蘇里河的西岸向東岸延伸。施工的部隊是東華陸軍第二集團軍總部直屬工兵團還有一個步兵團。他們是先於集團軍主力而動的先頭部隊的一部分,已經抵達密蘇里河西岸十天以上,這十來天都在忙著修建工事,改造道路,加固橋樑。每個人都累得又黑又瘦。而在大軍主力陸續開上來後,他們又接到了在密蘇里河上架設浮橋的命令!所有的人頓時又充滿了精神!這應該是意味著要打到美利堅帝國的土地上去啊!他們這些部隊都是東華陸軍的骨幹,以往可沒少和美利堅帝國的陸軍較量。只是以往的較量都是試探性的,沒有撕破臉去佔領對方大片土地的決心,可這一次顯然不一樣了!現在是時候用一場大會戰了結雙方十多年來的仇恨,同時也給子孫後代打出一個永久和平了!所以在得到架橋命令後,所有人都鼓足了幹勁,一個個工兵在用鏟子鐵錘鋸子滿頭大汗的在那裡施工。都想著在天明之前把浮橋搭設完畢。似乎這就是東華陸軍主力越過密蘇里河,向美利堅帝國腹地發起反攻的必經之路!
同樣在這個夜色當中,東華陸軍第一騎兵師的戰士們已經在他們年輕的師長白啟禮的帶領下乘坐小木船過了密蘇里河。在密蘇里河東岸張開了警戒線,以遲滯美利堅帝國軍的進擊。
東華軍的騎兵走的是少而精悍的路子。沒有騎兵營的建制,就是騎兵連——騎兵團——騎兵師。其中騎兵師是最大的騎兵編制,一共只有六個。編制當然也是統一的,每個師都轄三個騎兵團和一個騎炮團。每個騎兵團都有八個騎兵連和一個騎兵機槍連。每個騎兵連都是一百二十六人的大編制,除了裝備1873式騎步槍之外,還有三挺安裝在馬車上的1872式水機關槍。騎兵團屬的騎兵機關槍連則配備了九挺同樣安裝在馬車上的水冷式機關槍,這是一種類似於馬克辛機關槍的殺人利器,由於上一次北美戰爭中機關槍所展現出來的巨大殺傷力。戰後各列強都加快了自動火器的研發,現在水冷式機關槍已經成了列強陸軍的標配了。
不過給騎兵按照步兵第標準裝備機關槍的國家。目前也只有東華了,這是之前圍剿印第安人得出的經驗——騎兵因為通常處於交戰的最前線,經常會面對以寡敵眾的危險處境,因而更需要強大的火力!所以除了和陸軍一樣配置大量自動火力之外。東華的騎兵師還擁有一個由六個騎炮連組成的炮兵團。
另外,這六個東華陸軍騎兵師的官兵,全部都是在軍中服役多年的精銳,是沒有動員兵的。因而戰鬥力十分強悍!
而指揮這個第一騎兵師的白啟禮的父親不是別人,正是東華鉅富白斯文!他的母親則是白斯文的一個不大得寵的姨太太,是不大可能在將來繼承到多少家產的——白斯文雖然是鉅富,但是兒子也有十好幾個呢!所以白斯文就把這個不大喜歡的兒子送去讀了東華陸軍軍官學校,讓他去走從軍報國的路子了。這個白家,隱約也是個政商軍全面發展的東華名門了。
和那些埋頭苦幹的工兵們不同。白啟禮是知道更多的作戰計劃的。在出徵之前,東華國王朱胡安在蘭卡斯特的前敵司令部親自召見過他。還囑咐他道:“此次密蘇里河作戰,我們將取守勢。但是被動防守是絕對不可取的。因此必須在密蘇里河東岸建立落幹個用於出擊的橋頭堡。你部的任務,就是遲滯敵軍主力的進擊,確保橋頭堡的順利建立。”
國王一定是想用這些橋頭堡作為吸引美軍攻擊的標靶——畢竟整個戰線太長,百萬大軍都顯得不足,如果沒有幾個吸引敵人火力的據點,要想處處嚴密佈防就太困難了。矮壯敦實。面板被太陽曬得黑黝黝的白啟禮騎在自己的心愛的戰馬“黑旋風”上,心裡面也在揣摩著整個兒的戰局。
大舉向美利堅帝國境內出擊是在開玩笑。胡安國王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東華和美利堅帝國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沒有五百萬以上的大軍,就別想打敗美利堅帝國的事情了。而且在中國的大隊援兵到來之前,優勢還是在美國人一邊的。畢竟是4000萬對1800萬啊!所以在戰略上肯定是防守,在防禦中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為將來的反擊創造有利條件。但是在戰術上也不能一味死守,必須守中有攻,攻守結合,否則主動權都在美軍手中,在北美大平原這樣的地形上是很難守住的。
這個時候,遠處突然想起了幾聲清脆的槍聲,這是東華軍騎兵的1873式騎步槍在開火!然後又是沉悶的美軍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