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0章 憲政又一進步? 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朱國雄的話,潘祖蔭和趙烈文都是一怔。統帥權就是兵權,是最要命的槍桿子。大明覆國以來,朱濟世就把槍桿子牢牢抓在手裡,成立了大元帥府使之和內閣平行。而且還親自兼任大元帥,擔任大明軍隊的最高統帥。大元帥府的事務,連內閣丞相都無權過問!即使在大明開始實行責任內閣制之後,內閣權力也不涉及軍權,所謂的責任內閣,只能對民政和建設負責,是管不了軍隊的。

“殿下,皇上是要暫時讓內閣配合大元帥府……”潘祖蔭小心地問道。雖然他是議會多數黨的領袖,是票箱子出來的首相,但是涉及兵權的問題,他還是不得不小心。大明帝國現在是君憲制,但是君主權力很大,可不是英國那種“虛君”(其實權力還是很大)。

看到潘祖蔭的臉色,朱國雄就知道他的心思,這個問題上,朱濟世已經和朱國雄反覆討論過了。軍隊統帥權在法理上當然是屬於君主的,任何一個君主制國家都是這樣。但是否要讓內閣代行,卻是各有各的說法。比如英國就是讓內閣代行,內閣是包括陸軍部、海軍部,而且陸海軍的大臣都是政客。這其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責任內閣,內閣全面負擔起治理國家的責任。君王哪怕一點兒不管事情,國家也能正常執行。而法國、德國、神聖羅馬帝國的統帥權則是由皇帝牢牢掌握。陸海軍大臣都是軍人,一般都由皇帝任命,內閣首相名義上是他們的上司。實際上是管不大著他們的。不過也不是一點管不著,軍費預算的劃撥和使用還是要文官和議會過問的。而現在的大明皇帝對兵權的控制則比法德奧更甚,大元帥府和內閣平行,首相完全不能過問軍事,除非皇帝另有旨意。

所以大明的憲政和責任內閣還是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不過這事兒的步子真是不能太快,否則是很容易玩出軌的。而現在,朱皇帝年紀已經到了“奔六”。執掌國政近30年,權威之大無人能比。而且軍隊的制度已經非常嚴密了——大明陸軍的制度從一開始就是學法國的,其核心還不是戰術和裝備,而是人事和組織。不管幹什麼事兒,人的因素總是第一位的。

一支近代軍隊同樣如此。其核心就是軍官的培養的人事任免的制度化。只有解決了這兩個難題,才能在避免軍隊軍閥化的同時又保持其戰鬥力。而所謂的軍閥化,其實是建立在下級軍官對上級軍官的人生依附之上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最後只能用“以文御武”來弱軍……配合上“科舉弱民”和把皇子當豬養以弱化皇族,中國古代的許多封建王朝的衰弱其實就是由不斷的自我削弱開始的!

而在小國林立,相互之間鬥爭激烈的歐洲,自我削弱的國家早就亡國了。可以生存下來的,都是自強不息的國家。他們自然已經發展出一套既能強國,又能約束各方的體制。其中當然包括軍隊的管理和軍官的培養……當然。這套制度也不是百分之百保險和有效。

簡而言之,現在朱明王朝控制軍隊的辦法就是從人事入手,由軍校用標準化的訓練教育培養素質相當的軍官。然後再用一整套有操作性也便於監管同時還相對公平的辦法管理和平時期的軍官晉升——說穿了就是“四考定終身”加“論資排輩”。軍官在陸軍(海軍)軍官學校、陸軍(海軍)大學的入學考試和畢業考試的分數,還有他們的資歷就是和平時期晉升最重要的依據。甚至連一個軍官在什麼位置上任職多久都有嚴格規定,基本上不會給軍官們養成其自身勢力的時間。

當然,拼爹的潛規則還是存在的……比如朱濟世和蘇玉娘生的兒子朱國光,就是原定要去當阿拉斯加國王的那位,就因為一心想要從軍而放棄了看上去沒有什麼前途王位(現在的阿拉斯加的確窮了一點)。現在才24歲就已經官拜中校,還考入了海軍大學。是同期的所有皇家海軍軍校畢業生中爬得最快的。如果不出意外,將來總有一任海軍總參謀長和海軍尚書可以當的,說不定還能封帥。

但是他這個皇族海軍元帥想要在海軍裡面建立起足夠顛覆政權的勢力的可能性,卻幾乎為零。因為整個海軍的軍官都是根據制度教育和提拔而來的,不是依附某個皇族將領才有了前程。這樣的體制可以說是最大程度杜絕了軍閥產生的可能,同時也讓軍官們免於朝廷和皇帝的猜忌。不過有得必有失,這套制度也有一個問題,容易造成軍隊國家化。特別是眼下的大明還實行了義務兵役制和國民動員體系。現在職業軍人的培養和提拔自有嚴格的制度,而士兵則是流水一樣的義務兵,真的要大打的時候,又依靠國民動員兵拼數量,而為了保證動員兵的素質和士氣,則不得不透過義務教育培養國民的軍事素質,樹立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穗的奇妙冒險

竹墨淋漓

薑糖撞酒[破鏡重圓]

貳林林

深海漁獵:風浪越大魚越貴

不偷腥的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