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6章 大明的武士刀 下 狂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紫金山御所之外,武士町。
“板載!板載!板載……”
1852年7月2日下午的時候,海嘯般的歡呼聲音忽然響了起來。淑子女王第一次下達了召集家臣的命令,同時下達的還有備戰令。
“西鄉大人,西鄉大人……要打仗啦!”
正埋頭於一堆軍事書籍的西鄉隆永忽然聽見自己的家臣兼弟子,年僅16歲的橋口覺之進的嚷嚷聲音。橋口覺之進也是薩摩藩出身,有一個名叫橋口傳藏的哥哥和西鄉隆永關係不錯,於是兄弟倆便一塊脫離薩摩藩來給西鄉當家臣了,俸祿都是50元,都趕得上薩摩藩的上士了。西鄉之所以出得起這麼高的俸祿,因為他在橫濱藩的地位很高,現在是駐應天府的家老,俸祿高達3000元。
“打仗了?誰和誰打?”
西鄉放下一本中文版的《戰爭論》,抬起頭看看橋口,這才聽見外面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難道是日本要出兵樺太島了?”西鄉猛地站了起來,露出興奮的表情。在大阪灣之戰後,他曾經向幕府建言趁勝出兵樺太島,將該島全部佔領,驅逐島上的俄國人。可是幕府卻忙於“公武合體”,一味和朝廷還有列藩較勁,根本無意改變樺太島的現狀。西鄉幾番建言未果,一氣之下乾脆離開日本去應天府當家老了。
“不,不是日本要出兵,是大明要出兵啦!”橋口覺之進興奮地道,“淑宮殿下召集家臣,隊長以上都要去御所參見,明子殿下也讓在應天的橫濱藩上士去御所一同參見。”
西鄉嗨了一聲,拎起武士刀往外走去:“大明要出兵他們興奮個啥?難道還指望大明打下地盤分日本一杯羹?”
橋口跟在主子屁股後面,道:“總歸是好事情,有仗打才能升官發財啊,即使得不到知行也能增加俸祿。應天府這裡賺幾十塊銀元真是很少啊……”
西鄉一邊走一邊問:“知道要和誰打仗嗎?”
“聽人說是要和俄國打。很快就要移駐科爾沁草原了……”
西鄉道:“不是和俄國,是和奕欣……不對,還是和俄國!打個奕欣用不著那麼費勁,隨便派點屯田兵都能贏。不會召集武士軍團的。”
說話的時候,西鄉已經到了武士町的街道上面,這是一座很小的鎮子,緊挨著紫金山御所的外牆,只有四條呈井字形排列的街道,還有密密麻麻的小木屋子和小巷子。街道上面只有幾家商店酒館,都掛著“橫濱屋”的牌子,是橫濱藩的產業,西鄉就負責打理它們。但是卻沒有日本人最愛的歌舞伎管——因為幕府對日本女性出境管理很嚴,除非是橫藩家臣和淑宮家臣的家人。否則不允許出境。而這些武家女子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淪入凡塵的。
這時武士町的街道上都是大聲歡呼的武士,有淑宮家臣,也有橫藩武士,總之都是一幫日夜思戰的瘋子。其實他們這些人除了替朱濟世打仗之外。也沒有別的出路。其中不少人固然文武雙全,但也不可能出任大明的官員,頂多作為教師(教官)或者在10大洋行工作。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前來中國的武士都有這本事的,他們這些人一顯身手的地方,還是戰場!
“西鄉君,是西鄉君嗎?”
西鄉隆永鐵塔般的身材在一堆小矮個中極為引人注目,所以經常一出門就遇上熟人。他扭頭望去。巨人看見一個和他身高差不多的“日本高人”竟然是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君嘛!你是什麼時候到應天的?”
西鄉和大久保都是薩摩出身,都是罕見的高個子,自然是認得的,不過算不上熟悉。
“才到不久,”大久保利通擠到西鄉身邊,笑道。“是佐久間先生讓我出來看看,順便賺點錢,所以就加入了淑宮家臣團,還考了兩個秀才。”
大久保利通的父親大久保利世死後並沒有從經濟困難的薩摩藩領到多少撫卹,所以家中的經濟非常拮据。前來中國固然有追求救國真理的因素,但是賺錢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他去考秀才就是為了能升職,得到更多俸祿。
“秀才?”西鄉隆永點點頭,“那麼你可以當個500人隊的隊長了,恭喜啊。”
“不知道會不會在西鄉君的指揮下作戰?”大久保道。他在另一個時空是和西鄉平起平坐的人物,不過現在卻遠比不上西鄉。
“可能會讓我當個參謀吧?”西鄉隆永拉著大久保往御所偏門走去,那裡是供家臣進出的地方。“如果我想要在明軍中擔任高階軍官,就必須放棄日本國籍……如果我願意放棄,現在早就是將軍了。”
“哦,原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