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4章 10萬遠征軍 狂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即便如此,朱皇帝的朝廷仍然非常*,收受賄賂的事件屢禁不止,報紙上三天兩頭就會揭露出幾個貪官……
“雖說打仗就是打銀子,不過光有銀子兵不精也是不行的,遠征軍必須要走精兵的路子,萬里遠征,後勤的壓力太大了,所以每一個在前方作戰的兵都必須是精兵,要能一個頂三個用!”
朱皇帝目光炯炯地看著劉炯,很嚴肅地說:“朕要10萬精兵,你有把握嗎?”
大明陸軍走的還是數量型的路子,現在包括近衛軍在內,野戰部隊一共有十五個軍外交一個近衛騎兵軍,每個步兵軍滿編情況下有人,近衛騎兵軍有1萬人,合計55萬。
在野戰部隊之外,明軍還有“屯軍”和“鎮軍”兩支武力。其中“屯軍”是支部署在遼東、渤海、交州等地的屯田軍。總兵力在18萬上下。
而“鎮軍”則是內地各省的地方軍,待遇較野戰軍和屯田軍差,服役期限也短。也有一些軍閥武裝,如苗沛霖、朱光富、杜文秀、曾國荃等部都屬於“鎮軍”。鎮軍的總兵力在20萬人以上,戰鬥力和武器裝備比野戰軍和屯軍更差一些。
此外,朱濟世手中還掌握著一支不在明軍體系中的特殊武裝力量——兩萬多名日本武士!他們現在的身份不是橫濱藩士就是淑宮家臣,一部分居住在日本本土,打理橫濱藩的事務,一部分則在朱濟世的10大財團和濟世大學、濟世學院裡面教書學習,不過大部分人還居住在應天紫金山御所附近的“武士町”內,等待安排工作,在不久之前的東南八省第二次科舉考試中,還有兩千多名精通儒學的武士參加。有800多人透過了文舉考試,成為秀才。另有1600多人透過了武舉考試,成為了武秀才。其中同時獲得文武秀才功名的武士超過了600人,算是棟樑之材了。
“如果不動用近衛騎兵,再留一個師的錦衣近衛軍保衛宮廷,近衛軍可以出動人。”
劉炯掰著手指頭開始計算可以動用的兵力:“還有人,總參謀部建議在漠南蒙古招募人,從陸軍各軍中挑選人,從陛下的日本家臣和日本本土招募人。”
朱濟世搖了搖頭:“蒙古人就算了,現在不是成吉思汗的時代了,蒙古人信黃教信傻了,練不出來的……招募5000人當馬伕和騎兵教官吧。日本武士多招募一些,起碼招足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