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6章 蘭香書院之創始 狂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香港濟世大學食堂一角,白恩銘、孫汶、胡振國三人正人手一杯咖啡,圍坐在一張西式小圓桌周圍,低聲用英語交談著什麼。
孫汶說:“皇帝的這次科舉大改有些急了,怎麼都該讓年齡超過28歲的學子再考一次兩次吧,這樣總能少一些震盪。如果放在前清,朝廷一定會這麼做的。”
這個孫汶當然不會知道,歷史上1905年滿清廢除科舉時候也是一道上諭,絕沒有再讓人們考上一兩次,做一個緩衝的。現在朱濟世只是把參加科舉的年齡上限設在了28歲,實在已經是最大限度照顧士子們的利益了——如果考到28歲還中不了秀才,再考下去對那些士紳豪門來說倒是無所謂,但是對富農、中農之家來說,可就是不小的負擔了。要是再耽誤幾年,想改行學點別的本事,腦子和精力恐怕都不夠了。
白恩銘皺眉:“不拖幾年必有不拖的道理……雖然皇帝做事情有些激進,不過左宗棠、羅澤南等人都是老謀深算,他們不阻止必然有其道理的。”
“有什麼道理?”胡振國哼哼道,“我看是當皇帝當昏了頭!”
白恩銘嘆口氣,這個胡振國怎麼對朱濟世那麼大偏見呢?真不知道朱皇帝哪裡對不起他?
“可能是因為要和俄國人打仗吧?現在歐洲的局勢越來越緊張,俄國和土耳其都在備戰,朱皇帝也在做準備……最近又有傳聞,說太平天國可能成為大明藩屬,渤海國也要被撤除。朱皇帝可能想趁著歐洲發生戰爭的機會在東線和俄國開戰吧?所以他寧願死幾個書呆子也要把這項改革在戰爭爆發前搞定,否則就要推遲到戰後了。”
還別說,白恩銘還真猜到了朱皇帝的算盤。改革科舉勢在必行,但是可能產生的震盪也不能忽視。朱濟世知道科舉制度的背後不僅是儒生士大夫有做官希望的問題,而是儒生士大夫籍此成為中國農村統治者的問題!一旦剝奪其中一部分人做官的希望,也就同時剝奪了他們計程車紳身份。有沒有人造反不好說,但是抗爭是難免的。
現在天下太平,大明朝廷自然不怕這種抗爭,要是等到中俄開戰的時候再鬧出亂子。麻煩可就更大了。而且同俄國的戰爭到底會打多久朱皇帝自己也沒有底,萬一打個十年八年呢?難道科舉改革也拖個十年八年?
“同俄國打仗?有可能……”胡振國的眼珠子轉了轉,似乎在盤算著什麼。孫汶卻道:“真要這樣倒是個機會!”
若是大阪灣之戰前,白恩銘聽到這話恐怕會激動不已。可是現在白恩銘對反明覆清早就灰了心,賺錢和積累名望才是他的頭等大事。
他認真地道:“內部不穩就對外開戰看似一個昏招,可要是對俄開戰獲勝,昏招就成了仙招,藉著對外大勝的氣勢,國內什麼不穩壓不下去?而且朱皇帝不會單獨同俄國開戰的,必然是和法蘭西國、英吉利國一塊兒出兵。被打敗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且,對俄之戰說穿了還是打銀子打軍火打兵糧,銀子朱皇帝有的是,軍火現在大明自己的工廠就能生產,至於兵糧……有東北開墾撐著。總也不會太緊張的。這一戰,我看大明是立於不敗的。”
見胡振國和孫汶皺眉,他感慨道:“做大事得沉得住氣,你們都是青年,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還是壯年,三十年、四十年後多半還能做事業,到時候朱皇帝怕已經不在人世了。他到底是開國皇帝。中國自古以來有兩代而亡的國家,卻沒有一統天下後連一朝都維持不了的開國天子。”
接著他展眉道:“你們現在跳出去,未嘗不是正中他的下懷。他現在啟動科舉改革,或許就有引蛇出洞的打算。你們如果造反鬧事,正好讓他的人捉去殺頭!你們真的不怕?”
胡振國嘆息道:“現在是天下初定,人心不附。朱皇帝不曉得於民休息,一味折騰不止,如何不可能一世而亡?如果傳至二世出一個仁君,說不定就能安穩下來了。”
白恩銘搖頭:“振國,你真是在歐洲美國長大的?這腦子怎麼和國內的書生一樣?如今的世界不是咱們自己關起門來玩。外面一大堆列強虎視眈眈,不是一個仁字能解決的。在我看來,朱皇帝積極準備同俄國打仗的路子不錯……為中國患者,必為俄羅斯國也!如果能趁著俄羅斯國和英法反目的機會,聯合英法將俄羅斯國打殘了,百年之內,中國都沒有什麼外患了。”
他是在俄羅斯呆過很長時間的,又接觸過亞歷山大皇太子、穆拉維約夫總督這一類俄國政治家、軍事家,自然知道俄羅斯國有多好戰!和這樣的虎狼之國做鄰居,可不得一有機會就狠狠捅上幾刀嗎?
胡振國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