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5章 在鐵路工地上 第五更,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有軍令壓下來,哪個莊子完不成徵募指標,就要剝奪土地,那可是大家的命根子啊!
楊老白一邊用力推著裝滿木料的大車,一邊在心裡面詛咒這個不讓窮人安穩過日子的世道。現在的他,看上去比剛剛離開家鄉大邑縣安仁鎮的時候要強壯多了。在四川老家是苦捱,在黑龍江這邊則是苦幹,或者說只要肯苦幹,日子真是好過的,至少有的吃。
首先是黑龍江邊上的土地肥沃的都能出油了!雖然一年只能種一季,但是收穫絕不不南邊的雙季稻差——這個時代沒有化肥,全靠生物肥料和土地自身的肥力支撐。四川的土地已經開墾了千年,土地自身的肥力已經不大足了。而黑龍江邊上的土地沒有開墾過,當然肥沃的不行。而且北方的夏季日照時間很長,晝夜溫差又大,都是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的。另外,東北的冬天極為寒冷,能夠適應這種嚴酷環境的害蟲也少。所以日後的東北才能成為國家的糧倉。
其次是不用交租子納田賦(概免3年),雖然土地不是自家的。但是確有永久免費使用權!收上來的糧食,都是歸自己的。要不是東北這裡的糧價太賤,楊老白去年的收入大概都能超過他老家的地主劉宗英了。不過他這一年多來吃得肯定比眼下中國絕大多數的地主要好,幾乎頓頓都有葷腥,白麵饅頭更是敞開了吃。就是這麼個吃法,家裡的還是糧食滿倉。
第三就是有許多的額外收入。雖然有50畝地要打理,但是實際上要幹得農活並不多。集體農莊是用馬犁地的,馬應該是農莊公有的,不過卻被“莊主”家裡面牽了去養,拉出來犁地的時候再問各家收一點糧食做酬勞。另外“莊主”家裡面還修了個磨坊,大家收上來的麥子也交給他家磨成面。雖然這麼做很有一點“資本主義尾巴”,但是大家都願意這麼幹。因為省下來的時間和力氣可以去附近山裡面打點山貨,挖點人參藥材,這可比種田容易來錢。而且“莊主”是所有的莊戶一人一票選舉出來的,所以也不敢提出太高的收費。由於一莊子的農戶都是天南海北湊在一起,幾乎沒有同鄉同宗,眼下還很難形成勢力。這個基層民主倒是貨真價實的。
因為在莊子裡面的日子還好,所以沒有什麼人想離開莊子出來幹活,可是上面偏偏三天兩頭下徵發苦力的軍令……看來世上事總是不如意的多!楊老白的心裡這麼想著的時候,拉木料的馬車已經進了營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