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8章 放長線,釣大魚 求保底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下來不就是了?”朱濟世笑吟吟地道。“崔阿圃、沙吳仔剛剛送了信過來,說是恭親王奕欣親統10萬大軍過了鴨綠江,正往平壤開進,朝鮮使臣已經到江華島求救了。”
左宗棠凝眉片刻,恍然道:“王上是要一石三鳥?”
朱濟世淡淡地笑了笑:“是三鳥嗎?”他掰著手指頭數道,“楊秀清一鳥,苗沛霖一鳥,漕幫一鳥,滿清一鳥,朝鮮也是一鳥……起碼是一石五鳥吧?”
……
朱濟世將楊秀清比作一鳥,千里之外的圓明園內,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同樣在處心積慮算計著他自己的宏圖霸業。
這些日子,在朱濟世忙於整頓江南地盤的同時,楊秀清的主要精力則放在兩個方面。一是南征;二是在直隸、北京推行那個讓某些西方學者鼓掌叫好的《天朝田畝制度》。
不過這件事情開展的都不太順利。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林則徐、曾國藩他們找到了對付太平軍的法門——結營寨、守堅城、打呆仗。還是因為太平軍的銳氣都耗在了北伐之戰當中。總之,這一次太平軍的南征似乎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在山東方面,林則徐堅守濟南,曾國藩立寨泰山,孔繁灝則死守老巢曲阜,都是深溝高壘不予戰。曾天養指揮的10個軍近13.6萬太平軍的兵力雖然不弱,卻不敢猛攻地形險要的堅城濟南,只是分兵看守。然後又移師泰山,曾國藩又堅守不出。再攻曲阜,結果孔家發動宗族子弟據城死守,居然也讓曾天養一時奈何不得。而就在曾天養進退兩難的時候,朱明的水師又佔領了長山列島,鎖住了渤海灣入海口,又重建了東江鎮,不僅威脅遼東半島,還對曾天養的後路構成威脅。不得已楊秀清只得從北京派出部隊,看守滄州、濱州、東營等地,以防朱明軍隊登陸。
與此同時,在直隸、北京實行《天朝田畝制度》一事,同樣遇到了不少麻煩。平分土地加上軍政教合一,從理論上講,似乎是能最大限度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將之用於戰爭和建設。然而在實行的過程中,楊秀清遇到了一個最最基本的問題——太平天國的官吏素質太差,數量也不足,根本無法實行《天朝田畝制度》,無法管理一個軍政教合一的行政體。
如果說朱濟世在南朝部分省份實行的“秀才為官,官衙下鄉”,已經造成了官員數量偏多,行政成本較重,拖累了朱明的統一步伐。那楊秀清搞得《天朝田畝制度》簡直就是官員爆多了!他是將老百姓當成軍隊進行管理、編制的,每一萬三千多家為一軍,便有各級官吏一千好幾百人之多!整個直隸、京師,戶口多至數百萬家,若編成數百個軍,豈不是要幾十萬官吏?如果太平天國取了天下,這官吏數目怕是要有上千萬了吧?楊秀清上哪兒找那麼多信仰上帝(楊上帝),又不要錢不要命,一心一意為天國賣命的官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