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1章 觀閱兵而知強弱,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濟世的駿馬背後的是排出六列縱隊的錦衣騎士,人人胯下都是千金難買的良駒(其實也沒有那麼貴,都是從印度買來的軍馬),走在最前面的騎士身上還掛著閃亮的胸甲,一看就知道是精鋼打造,恐怕用洋槍都難以擊穿!這種穿著胸甲的騎兵約有一千五百人,人手一把泛著寒光的馬刀,腰裡面還插著把柯爾特手槍。胸甲騎兵身後,是手持長矛的騎兵,同樣騎著良駒,佩著手槍,數量也在一千五百人上下——這些人是朱明的槍騎兵。
“這3000馬隊倒是精銳!”胡以晃的眉頭已經緊緊擰了起來。騎兵雖然只有3000,但是這戰馬,這裝備,這佇列,這整齊劃一的步伐,都是胡以晃所未見的精銳騎兵。
“捻軍的馬隊遠遠不如他們,起碼要5倍的兵力才能對抗,10倍的兵力才能取勝!”胡以晃在心裡面嘀咕道。“這朱濟世雖然喜歡奢侈,但卻沒有虧了大明軍將,這朱明之兵果是精銳!”
當遊行的朱明精兵靠近孝陵衛的時候,孝陵衛大門口,一群東西洋各國的使臣也已經等得望眼欲穿了。朱明現在和英、法、俄、美、普、奧、巴(巴伐利亞)、符(符騰堡)、葡、西、比、荷、瑞、薩(薩丁尼亞)、教皇國還有奧斯曼帝國、波斯王國等西方國家,還有日本、暹羅、緬甸等東方國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
看到朱大國王的精兵隆隆開來,這些使臣無不臉色微變,這個時代的外交官多多少少都是軍事專家。朱明的這些兵到底如何,他們可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從應天城到孝陵衛有45華里的路程,差不多是這個時代陸軍部隊一天的標準行軍路程。朱明的這些部隊,只用了不到6個小時就走完了,而且長途行軍之後,部隊仍然保持著嚴整的佇列,這已然是歐洲一流陸軍的標準了。只有英法普俄奧這樣的軍事強國的正規軍才能做到,換成義大利諸邦的軍隊,可沒有這樣的水準。
剛剛抵達應天府的俄國特使,伊爾庫茨克和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穆拉維約夫少將忽然轉過身看著一個穿著西服的東方人,淡淡地用英語道:“關先生,有什麼感想沒有?”那東方人居然是白斯文的那個表弟關元寶,瓜爾佳.元寶。沒有等到關元寶回答,穆拉維約夫少將就自己若有所思的用俄語輕輕地道:“也許我們遇上的就是一個擁有四萬萬人口的民族的重新崛起。四萬萬人啊,一旦有了一個彼得大帝,俄羅斯帝國要用什麼辦法才能遏制住他們,這才是俄羅斯帝國的頭等大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