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6章 嫁禍江東,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希望,如果北京城裡面的近七八萬旗人再死了,可就30多萬人沒了!
而且這30萬人大半都是青壯,要都扔在關內了,恭親王那裡還有多少可用之兵?這可如何是好?
“皇上,奴才以為我大清在關內的局面還沒有到完全絕望之時,還有力挽狂瀾的機會。”
說話的是剛剛被楊秀清放回來的瓜爾佳.長壽,四十多歲的年紀,面白無鬚,有一對眯縫眼,瞧著就有點心機。
“還有力挽狂瀾的機會?”道光皇帝留在北京,一是想為恭親王奕欣爭取時候,好在關外立穩腳跟;二是想留一個天子死社稷的身後名。並不是真的相信可以靠北京堅城扭轉敗局。
不過瓜爾佳.長壽卻另有良策:“皇上可記得戰國時期韓國的上黨郡守馮亭和長平之戰?”
道光如何不知道馮亭和長平之戰。如果不是馮亭率領上黨郡降趙,歷史上的秦趙長平之戰未必會發生。長壽的意思就是要照葫蘆畫瓢重演一場馮亭投趙的戲碼。將半個河南當成上黨,引誘朱明和太平天國大打出手。這河南是中原的心腹之地,自古得中原者有天下,朱明如何能擋住取河南的誘惑?而太平天國百戰艱難才走到今日,怎麼能容朱明一而再,再而三出手搶奪勝利果實?
若朱明和太平天國在河南開戰,可就不是一時半會能決出勝負的事情。說不定會打上好幾年,滿清還怕喘不過這口氣來?
“馮亭,長平之戰……”道光皇帝思索了一下,突然一拍桌子叫起好來了。“妙計!妙計!長壽,你果是我大清棟樑,朕就命你為欽差大臣去開封傳朕的旨意。穆彰阿,擬招吧,讓惠王和僧格林沁率部退往山東,把河南讓給朱明。”
“皇上,長壽現在沒有辦法出城,除非咱們和粵匪……講和。”穆彰阿見著機會,趕緊叩頭上奏道,“皇上,奴才建議假裝同粵匪議和,答應退往關外。不僅北京城內的兵民要退走,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的兵馬統統都退往塞外。有了這個理由,咱們的欽差才能出北京去開封見惠王和僧貝勒。”
現在北京內城已經在太平軍的團團保衛當中,沒有太平軍的同意,道光皇帝的欽差根本邁不出北京半步,再好的計策也白給。
“那就……和粵匪議和!穆彰阿,你做議和欽差大臣,全權負責此事!”道光皇帝總算鬆了口,將議和之事交給了穆彰阿。
議和當然是假的,就算真的談成了,道光皇帝也不敢帶著十幾萬清兵旗民離開北京內城。這些人據著個堅城,還能堅持一陣子,要出了城,太平軍一旦毀約,十幾萬人可就得全軍覆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