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0章 道光在哪裡? 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您是萬金之軀,可不能……”
穆彰阿都要急死了,這個道光皇帝的腦子不是抽筋了吧?挺大一個皇帝要端著鳥槍去作戰?就不怕……呃,被粵匪亂槍打死已經不怕了,可怕的是打不死!堂堂大清皇帝要是落入粵匪之手,祖宗啊!這可如何是好?
“皇上,鳥槍拿來了。”崔大福這時抱著兩支做工考究的鳥槍飛也似的從養心殿裡面跑出來了。這兩把鳥槍是跟道光皇帝建過功的——這道光能當上皇帝,也是拜這兩支鳥槍之功,當日在癸酉之變的時候打死兩個天理教賊寇,讓嘉慶皇帝見到了當時身為二皇子的旻寧的“智勇雙全”,事後便給道光封了個“智親王”,成為舉世公認皇太子人選。後來嘉慶皇帝突然駕崩,一開始並未找到傳位詔書,但是智親王旻寧還是無可爭議地坐上皇帝寶座,成為大清第八代皇帝。
從崔大福手中接過心愛的鳥槍,道光皇帝一時有些感慨,張了下最想說什麼,卻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君臣二人,就這樣相對無言。
“跟我一起喊,降者免死!”
太平天國成天侯張樂行這個時候已經帶著幾千個直隸、河南或是山東籍的大嗓門,在剛剛被太平軍奪下的正陽門前高喊“降者免死”。還有幾面白底黑字的“免死旗”被高高掛了起來,凡是不想再打的清兵,只要扔了武器投降,就會被押到這裡,等候發落。
攻城是用不著馬隊的,所以這個太平天國的騎兵總指揮這些時日無所事事,東王楊秀清就給他派了個“喊話”的差事。讓他從新附的直魯豫三省太平軍戰士中挑選嗓門大、口齒清的漢子,負責在今天晚上喊話勸降。
“東王詔曰:降者免死……”
這樣的喊話,早上一個月是不會有任何作用的。因為北京城內的旗人和清兵誰也不會相信,只要投降就可以免死。如果換一下位置,現在是清軍打進了太平天國的都城,守城的太平軍會有活路?
可是現在……真的有被俘的八旗官兵放回來。而且大清朝和太平天國的議和不已經達成了?太平軍只要長城以內,關外、塞北,還是大清的土地!這個穆中堂都和太平天國的東王楊秀清一塊兒簽字畫押了,還能有假?
當然,這個談判是秘密進行的。理論上是這樣的,不過對北京城正黃旗的大爺們來說,大清朝廷就是透明的,沒有什麼事情他們不知道——除了道光皇帝的“嫁禍江東”之計。
反正太平天國和滿清議和的事情,已經在北京城內傳遍了,誰都知道太平軍並不一定要把旗人趕盡殺絕。至於尋常的綠營、練勇。那就更不會殺掉了。聽跟著穆彰阿出去和太平天國談判的家人(清朝特色。家僕可以跟著主子參與國家大事兒)們說。負責接待警衛的太平軍都是在河南被俘後加入的湘勇。換了身衣裳,繼續當兵吃糧,運氣好的還做了官!
既然可以不死,誰不想活啊?
“別信粵匪的話。沒得活了!兄弟們,為大清,為皇上盡忠的時候到了!”
大清門南面,守臣大臣,兵部尚書,軍機大臣訥爾經額已經聚集起了好幾千人馬,有正黃旗的洋槍兵,也有直隸練軍的鳥槍兵、刀牌手,個個都面有懼色。望著從正陽門方向湧來的太平軍。
今天是道光29年正月初一。前段時間,北京之戰已經叫了暫停,大清和太平天國正在議和,還達成了和約,眼見著大傢伙的活路就有了。誰知道大家夥兒剛鬆口氣,太平軍就在大年初一凌晨突然攻城了……
看著一大堆不知所措的部下,訥爾經額心中也是一陣陣的絕望。守城守城,守的就是城牆啊!現在城牆都讓人崩塌了,還守個毛?可是不守,背後就是紫禁城,皇上就在裡面啊!
“快,快整隊!三列橫陣……”
陳丕成耳邊響起了曾天養的呼喝聲,這位太平軍老將已經帶著洋槍左軍上來了!
“為大清,為皇上盡忠的時候到了!和粵匪拼了……”
訥爾經額還在呼喝不止,可是他麾下的官兵,卻已經開始動搖。首先出問題的是直隸練軍計程車兵,這些日子,僧格林沁掘開黃河大壩水淹直魯豫三省的事情在北京內城也傳開了。這事兒在八旗、綠營看來沒什麼,漢人的命在八旗子弟眼中不值錢,而綠營兵都是世襲兵,家裡沒有人種田,所以也淹不大著。可是直隸練軍都是農家子弟,黃河水患他們都是知道的,因而軍心早就開始動搖了。太平軍的洋槍橫陣剛剛擺好,這些直隸練勇就開始紛紛散去。
“不許退!殺無赦!誰敢退老子滅誰的九族!”
包括訥爾經額在內,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