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6章 沒有聖人 狂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宴會結束之後,大部分人都散去了,諾大的餐廳裡面只剩下了寥寥幾個人。

拿破崙三世站了起來,慢慢地走到了陽臺上,凝視著愛麗捨宮外的街道。歡呼的人群還沒有散去,火炬遊行又開始了,夜色下的巴黎街道上,出現了無數星星點點的火光,匯成了一道道的洪流。朱濟世和馬蒂爾德也跟了出去,一起站在陽臺上。

看了好一會兒之後,拿破崙三世突然開口。

“1789年7月14日,這些巴黎人的父親、祖父或是曾祖父發動起義,推翻了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將路易16送上了斷頭臺,將法國的王冠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在1830年,巴黎再次爆發起義,第二次推翻了波旁王朝。而在7年前的1848年2月,路易.菲利普的王朝再次被這些人推翻……今天,他們又在為我這個法蘭西皇帝歡呼!”

拿破崙三世的話說得意味深長,朱濟世隱約聽出了些許無奈。

“法國人民需要一位英雄,路易,你就是他們的英雄,和拿破崙一世一樣!”馬蒂爾德說著恭維話,眼神卻投向了有些沉默的朱濟世。

她知道朱濟世這些日子,一直都被公民國家和臣民國家這樣的難題所困擾,雖然大明帝國在形式上建立起了憲法、議會,但其本質仍然是一個臣民國家,國民將朱明王朝視為國家的主人,即使是官僚貴族,也不過“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而已。在大明,大概不會有多少老百姓會自發地為國家取得的勝利而歡呼慶祝吧?

“大明的老百姓眼下還沒有這樣的需要。”朱濟世手扶著陽臺欄杆,淡淡地道。“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只要能填飽肚子就滿意了。”

“這是農奴,不是公民。”拿破崙三世道,“幾十年前法國人也這樣……”他看了朱濟世一眼。“我的兄弟,其實這不完全是一件壞事情,真的!你的臣民不會歡呼,自然也不會憤怒。這樣的順民非常容易統治。如果可以選擇,我想每個歐洲君王,都會喜歡統治這樣的臣民。如果沒有那麼多戰爭的話……”

“如果有一種什麼體制,讓公民只會歡呼,而不會憤怒就好了!路易,你說這個世界會有這樣的好事嗎?”

拿破崙三世哈哈笑了起來,有些嘲諷地看著朱濟世,“我的兄弟,就是因為有這樣想法的君主,公民意識才會重新回到歐洲。歐洲才會有那麼多場革命,我們這些當國王當皇帝的,才會整天覺得屁股底下的位子不牢靠。

我也記不清是誰最先把公民這個概念從歷史的垃圾堆裡給撿起來的。或許是腓特烈大帝吧?他統治著一個彈丸小國,卻對鄰國的富庶土地垂涎三尺,可是他又沒有足夠的金幣去僱傭軍隊。於是就開始打農奴的主意。用什麼公民啊、公僕啊、什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啊,還有什麼義務教育去欺騙普魯士人,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去當兵,還不要什麼報酬。

於是普魯士用很少的人口和財富支撐起了一支龐大的軍隊,贏得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並且一躍成為和奧地利、法國、英國和俄國平起平坐的歐洲五巨頭之一。”

法國皇帝輕輕哼了一聲:“然後就是我們法國,大革命讓法國人民自以為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所以也讓之後的法國統治者可以用極低的成本徵募到數量眾多的軍隊。在拿破崙一世的指揮下,法國的公民軍隊橫掃歐洲,幾乎打垮了所有的對手,除了俄羅斯的冬天!

而在拿破崙戰爭之後,絕大部分的歐洲國家都開始自覺或被迫的向公民國家轉變。透過報紙,透過教育。透過其它的宣傳手段,告訴國民,他們其實是公民,是國家的主人,對國家負有責任。國家強大了他們的日子也會好過,國家滅亡了他們就是亡國奴……結果,結果你已經知道了,我們都被自己說出的謊言給套住了!我們這些當皇帝已經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駕馭那些自以為是的公民,只能去籠絡他們,討好他們!否則我們的皇位就沒有辦法維持,皇帝真的快要變成第一公僕(腓特烈大帝自稱是普魯士的第一公僕)了!”

很顯然,在公民社會和憲政民主這樣問題上,拿破崙三世這個“土著”要比朱濟世這位穿越客更加在行……因為在21世紀,公民社會和民主憲政已經有了沒落的趨勢。

或許是因為謊言被拆穿,或許是因為國家間競爭的模式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公民社會和民主憲政相對於臣民社會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在後世,誰會認為民主憲政的印度會比君主獨裁的沙特和阿聯酋好?

不過在19世紀,規矩完全不是這樣的。如沙特、阿聯酋這樣富裕的國家,如果沒有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穗的奇妙冒險

竹墨淋漓

薑糖撞酒[破鏡重圓]

貳林林

深海漁獵:風浪越大魚越貴

不偷腥的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