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1章 大明官場的新勢力 狂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五萬個官可不是小數目,都快趕上偽清那會兒全國官員的總數了,依臣來看,靠從各省借調官員總不是長久之計。”羅澤南笑呵呵瞥了左宗棠一眼。

在中國,這官是什麼時候都不愁找不到人去做的。現在左宗棠之所以東拼西湊都找不齊人,主要還是因為他是在現有的官僚隊伍中找人。那些人已經有個官做了,自然不大願意跑個幾千裡去苦寒之地當官了,就算是在級別上有所提升,也沒有多大吸引力。因為這些窮苦地方的官員薪俸不是特別高,油水又少。而且就算那些*品的官提到了六七品的銜兒,幹上幾年也不大可能調到南方富庶的省份當知縣的。一方面大明的知縣數量有限,可沒有四五萬之數;另一方面大明實行的是本地人當本地官,而現在被調往那些苦寒之地做官的,大多都是窮地方的官兒。

左宗棠被羅澤南一提醒,哦了一聲,皺著的眉頭立即解了開來。“皇上,不如開個恩科招點願意去北方苦寒之地和南方蠻荒之島的官吧,就和陝西省的第一次科舉一塊兒舉行如何?”

現在大明的漢地十八省,除了陝西、甘肅,都已經舉行過第一次科舉考試,開始實行憲政了。而在完成了第一次科舉的省份,每年的官員錄取名額都是極為有限的。如廣東、四川這樣的大省,每三年才開一次科舉,每一次的取士都不超過千人——現在的大明這裡中了秀才的,都要立刻授官,而各省的官員大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每年開缺出來的職位實在有些,所以求官就顯得困難了。如果一下子拿出五萬個官職分配到漢地十六省,恐怕要讓不少官迷讀書人彈冠相慶了。

朱濟世卻皺起了眉頭,好像在苦苦盤算一般,過了一會兒。才點點頭道:“是得招些新人來做官了,是要開個恩科……至於各科入取比例,朕覺得不能循著普通科舉的路子,需要多招些實幹之才。秀才科佔一成就夠了。剩下的額子由武秀才、明法、明算、同文、工學等五科平分。”

左宗棠臉色一動,定定看著皇帝:“皇上,秀才只佔一成是不是少了?”

朱濟世冷冷道:“這些苦寒、蠻荒之地不需要秀才官,需要的是實幹之才!”

左宗棠皺眉:“可是一下子要招三萬多明法、明算、同文、工學生也不大可能吧?大明有那麼多實幹之才?”

朱濟世容色如鐵,絲毫沒有退讓的打算:“朕不大算立即開恩科,現在宣佈出去,明年秋天開考……現在大明各地已經開出許多書院、學院和大學,還有提供速成教育的學校,有一年多時間讓想求官計程車子準備,總能學會一點皮毛吧?”

他斷然又加了一句:“凡是有大學畢業文憑者。再透過這次恩科考試者,都要加以重用!”

左宗棠和羅澤南這下都是心中雪亮,朱濟世朱皇帝,是準備放手提拔新學學子了,明年恩科之後。恐怕有大量的濟世大學畢業的學生,要步入官場,大明官場的一個新勢力就要形成了!

不過湘湖一派的領袖人物們左宗棠和羅澤南,卻早就已經看到這一天。他們又怎麼會毫無準備呢?所以現在大明國內,除了濟世大學這樣完全西式的大學之外,還有半新半舊的湘湖四大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長沙城南書院和萍洲書院呢!

兩個湘湖領袖互相對視了一眼,左宗棠道:“皇上。臣還有個建議。既然這次恩科是為十幾個新建省份選擇官員,那就不應該拘於地方限制,而是要唯才是舉,也不應該限於十六省,凡是大明所轄之地,年齡未滿27歲之百姓。沒有犯過王法,不在永不敘永之列者,皆可參加考試,以分數高低決定是否入取。”

“這個倒是應該的。”朱皇帝想了一下,點了點頭。“就這麼辦,這次恩科考試就由大學士府和宣教部一起辦理吧。”他思索了一下,又道:“另外,這次恩科入取的官員還要參加為期3個月的軍訓,他們要去的地方不太平,所以需要掌握一些軍事知識。”

……

當猛烈的彈雨傾瀉而來的時候,手無縛雞之力的劉宗賢已經快後悔死了——這次押送移民到北興安省的差事,根本就是在送死啊!就在他的眼前,四五個壯漢已經栽倒在地上,他們都是被他帶來林子裡砍樹的,都是四川老鄉,窮的沒辦法才萬里迢迢來北興安的。沒想到才來了不到10天,就已經在這裡中了毛子的埋伏把命送掉了!

“殺啊!衝啊!殺光漢狗子!替皇上報仇……”

呼喊的聲音響起來了,不是劉宗賢這邊的人在喊,而是伏擊他們的敵人在喊。不是用俄語喊的,而是用純正的京片子在吼。

幾十個或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穗的奇妙冒險

竹墨淋漓

薑糖撞酒[破鏡重圓]

貳林林

深海漁獵:風浪越大魚越貴

不偷腥的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