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7章 夫妻已不睦 狂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生產者比無產者更加幸運嗎?”朱濟世哈哈笑了笑,“因為他們又那麼一點點土地?”

恩格斯認真地點點頭,回答道:“當然了,自耕農佔有並使用著一種生產工具,即一塊土地,為此他要交出自己的一部分收益或者服一定的勞役。而無產者用別人的生產工具為這個別人做工,從而得到一部分收益。農民是交出,無產者是得到。因而農民生活有保障,無產者生活無保障。農民處在競爭之外,無產者處在競爭之中。”

偉大導師說了一些他以為是正確的道理,不過朱濟世卻很有一點不以為然。他微笑著道:“弗里德里希,我和你打個賭20年後,大明、日本、朝鮮三國之中,必然是維持小農經濟的朝鮮最窮最落後,他們的工業化程序也將是最慢的。反而是大地主、大商人統治的日本,可以緊隨大明完成工業化。如果他們不追求一個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在大中華關稅同盟中,日本人的生活水平應當可以和大明的臣民接近。”

這就是兩國經濟一體化的結果。既然是一體化,資本、勞動力和商品自然可以自由流動,不同的產業就會在成本和市場的主導下形成最佳部局。兩國的勞動力價格和物價水平還有投資回報率,最後也會漸漸拉平。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統治集團正在求新求變,還處在封建社會末期的大阪,所展現出來的,卻是不亞於已經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大明大城市的活力!

朱濟世可以改變的只是他們發展的方向,不能讓他們停滯不前。而朝鮮本身卻沒有這樣的動力,在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後,他們內部的階級鬥爭趨於緩和,社會更容易安定,進步的動力恐怕就更加不足了。

恩格斯笑了一下,默默點頭。道:“傑森,我相信你的判斷,但不是基於你說的原因,而是日本的社會結構同朝鮮和中國是不同的。你難道沒有發現,日本擁有西歐式的社會結構嗎?”

“西歐式的……你是說他們的武士領主和西歐的騎士領主非常接近?”

“是的,和大明、朝鮮計程車大夫制是完全不同的,這是一種典型的封分制度,基礎是血緣。”

恩格斯這幾年除了管理皇室財團,還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了中日朝三國的社會和封建制度。

在他看來,日本的封建社會就是西歐式的,大領主哄著小領主,把整個國家分成了近300個藩國和上萬個武士領地。在這種體制下,封建勢力雖然強大。但卻是分散和互相牽制的。商人雖然處於被統治地位,但他們還是能很容易的在一個分裂的封建社會找到突破點——某個只要在300個藩國中找到1個藩國願意提供庇護,就不大容易被封建勢力摧毀了。

而且日本的德川幕府一直以來,都在不遺餘力削弱各個藩國的財力,久而久之。財力枯竭的藩主們不得不向商人借貸度日——因為藩國太多,許多商人都“跨國商人”,往往和多個藩主建立了密切的關係,所以沒有哪個藩主有力量單獨吞噬一個大商人。因而商人和藩主之間的關係,也從依附轉向了合作,豪商階層也由此產生。雖然這些豪商所擁有的財富根本不能和中國的皇商、行商和官商相比,但他們卻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階層。可以非常容易地轉型為資產階級。

而在中朝這樣集權化的官僚士大夫統治的國家中,處於被統治地位的商人卻要面對整個集權國家。官僚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國家!雖然商人也可以尋求某個官僚的庇護,但是這樣 庇護根本不能和一個藩國的保護相比,而且代價也高昂了許多。而且在官僚之上還有一個朕即國家的皇帝,在中國,許多大商人都是直接被皇權摧毀吞噬的。所以很少有豪商可以傳承數代乃至十數代。而商人一旦發達。就會千方百計想擠進官僚隊伍,或是買官或是讓子弟參加科舉。因而不會將全部精力和財力用在擴大經營上面。

所以中朝兩國的商人,是很難轉型為資產階級的。這大概也是歷史上,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非常不成功的原因吧。

兩人正在用德語低聲交談的時候,兩條飄著日月旗和團龍旗的蒸汽帆船已經緩緩靠上了碼頭。碼頭上早有一些人在等候。那些紅袍烏紗。氣度儼然的,不用說都是大明駐日本大使館的人物,為首的正是大明的日本通朱默,朱大侯爺。

和這些紅袍子站在一起的,還有不少和服打扮的傢伙。和服上面,還有各自的家紋,還有一面面五花八門圖案的旗幟豎在那裡,處在最中間的赫然是一面三葉葵旗幟和一面日之丸旗幟還有一面十六瓣八重表菊紋的旗幟。還有一些穿著藍色和黑色軍服的明日兩軍士兵站得筆直,在軍官的率領下,都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穗的奇妙冒險

竹墨淋漓

薑糖撞酒[破鏡重圓]

貳林林

深海漁獵:風浪越大魚越貴

不偷腥的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