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1章 不怕工人吃不飽,就怕工人有文化,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胡先生,您也在啊?”
當蔣肇聰走進馬克思書房的時候,卻看到了一國他眼下最不願意看見的人物,中國勤工儉學會主席胡振國。
“肅庵,這裡沒有你什麼事情,你趕緊回去,有時間好好溫習一下功課,爭取明年考個船政學校。”胡振國板起面孔用中文訓斥了起來。看來他現在已經完全忘記自己為什麼要搞這個勤工儉學運動了。
馬克思當然不懂中文,不過他也已經知道這個蔣肇聰不是什麼中國工人階級的代表,而是一個到英國來勤工儉學的留學生,只是在倫敦的紡織廠打零工而已。不過,中國工人階級也是工人階級啊,而且隨著大明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工人的數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加。他們,早晚也是要成為中國資產階級的掘墓人的!
想到這裡,他就衝著蔣肇聰點點頭,指了指對面一把空著的椅子,笑道:“蔣先生,你先坐吧。”
“謝謝。”蔣肇聰可沒有一點離開的意思,他的想法其實也很務實,不指望推翻大明王朝實現民主共和,但是一箇中國工會領袖的地位,他還是敢想一想的。這怎麼都比回老家去接管父親的玉泰鹽鋪要有前途吧?雖然眼下中國工人階級總體還在沉睡當中,但是越來越多的數量和微薄的工資,決定了他們在未來必然會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到時候,自己大小也算是一號人物了……
胡振國看到這一幕,眸子裡面閃爍的卻是負責的光芒,他忽然想起自己辦這個勤工儉學會的初衷來了。他沒有再說話,只是坐在那裡靜靜地聽馬克思問話。
“蔣先生,你能如實告訴我。你對中國工人的情況瞭解多少?”
蔣肇聰笑了起來,“實話和您說吧,馬克思先生。現在我不大瞭解中國工人的情況,但是我還年輕。將來回到中國就可以去了解的。不過我知道,目前中國工人的生活比起他們當農民的時候要好很多,所以基本上還是滿意的。”
“哦,原來如此。”馬克思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但是他們將來肯定會不滿意的!”蔣肇聰很肯定地道,“中國有一句諺語,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現在中國的農民或是棄農務工,或是移民他鄉。都是在往高處走。不過人心總是不知足的,在鄉下種田的時候,能有三餐溫飽已經心滿意足。可是真的吃飽了,他們用不了多久又該不知足了。要不然,我也不會萬里迢迢來歐洲求學了。”
蔣肇聰是在以己度人,他的父親就是棄農經商發的家,照理應該知足了吧?可是偏偏還望子成龍,把兒子送到歐洲,不就是巴望能有一日可以更上層樓,和那班濟世同學一樣麼?而自己。在奉化城裡讀了小學中學,不也眼界大開起來,也不大看得上老爹開的小鋪子了。那些苦哈哈的工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想到這裡,蔣肇聰又道:“我在英國兩年,除了一開始幾個月在補習學校之外,都在工廠做工,發現英國工人和中國工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多少讀過些書,眼界也開闊,所以要求也高。而大明過去的工人,多不識文字,不知天下之事。眼界狹窄,所以要求也低。不過大明這些年開始推行義務教育。現在江南八省、東北六省和蘭芳五省的男童都要讀書上學,接受四年義務教育了。據說再過兩年。應天、上海、廣東三府的女童都要上學。要不了多少年,大明的工人階級就和英國一樣,還怕沒有工人運動?”他笑了笑,又道:“叫我來說啊,這個就叫不怕工人吃不飽,就怕工人有文化。”
聽了最後這句半開玩笑的話,馬克思也笑了起來,這個姓蔣的中國青年說得還挺有道理。工人運動發展的關鍵,就是工人階級的覺悟!而覺悟從某種程度上講,同受教育水平是分不開的。
非常諷刺的是,各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者們,現在根本沒有意識到工人一旦掌握了足夠的知識,將會爆發出足以推翻他們統治的力量。所以還在不遺餘力提高國民教育水平,而且為了用更低的成本招募到更多的優秀士兵,各個資本主義國家還將公民意識和軍事訓練融入到國民教育之中,這可真是在自掘墳墓啊!
想到這裡,馬克思點了點頭,看著蔣肇聰道:“你可以參加國際工人協會的成立大會,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代表。不過你不能馬上返回中國,因為現在的中國工人階級還沒有足夠的覺悟,他們還需要再成長几年。”
是啊,得再過幾年,等到恩格斯和自己都攢夠了錢,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到國際工人運動中去的時候。
馬克思笑了笑,又道:“你必須要先完成你的學業。我會推薦你去朴茨茅斯商船學校,那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