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部分,龍的力量-南海揚帆,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定要活著回來啊。”看著雷達螢幕上那逐漸接近泰國南部陸地的那2架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的訊號,德那巴汗暗自為自己的同僚們祈禱著。作為一名昔日的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飛行員,他的許多戰友仍在駕駛著這種老舊的戰鬥轟炸機。
雖然出於保密的要求,所有“方塊…A”中隊的所有飛行員都不得與印度其他中隊的飛行員有任何的接觸。但一次降落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軍用機場上,頭戴著飛行頭盔的德那巴汗剛剛走下自己的戰機,仍被一位年輕的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飛行員纏住了。
“德那巴汗?是你嗎?天哪,感謝上帝,你還活著。新德里的那幫官僚說你已經死了。”這位年輕的飛行員名叫斯瓦米,剛剛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剛剛從空軍學院畢業的實習生。不過象所有的新兵一樣,斯瓦米有著出色的學習能力,在1年後他出色的表現,讓他擔任了德那巴汗的僚機。在德那巴汗接收新德里的命令墜機假死時,斯瓦米正在與他進行一次空中對抗演習。德那巴汗在低空跳傘被印度空軍秘密的接走時,看到斯瓦米駕駛著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一圈圈的盤旋在自己墜機地點的上空。
歲月匆匆的過去,此刻的斯瓦米已經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飛行員,他激動的繞著德那巴汗大聲的說道:“真的是你!天哪,你飛的真好,和以前一樣。你知道嗎?我很快也可以飛蘇…34了……。”直到幾個地勤將他無情的拉走。
。。
第三十四章:破其衛城(三)
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對檳城地區印度軍隊的圍攻已經持續了7天的時間了。在這1周內中國軍隊的地對地彈道導彈突襲和小股特種部隊滲透攻擊從未間斷,但真正令印度軍隊倍感壓力的,卻是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在地面戰中拿手的“裝甲剝繭”戰術。
這種戰術往往由頻繁的地面火力偵察開始,中國陸軍的精銳偵察兵分隊先在戰線上發起試探性的進攻,尋找出印度陸軍在防線縱深能所建立的防禦支撐點。這些支撐點一般由建築有堅固工事的馬來西亞北部村落擔任。
印度陸軍為了加強檳榔嶼地區的防禦縱深,在馬來西亞北部的吉打州內建立了數十個這樣的防禦支撐點。每個支撐點上駐守有一個加強連到一個營不等的兵力,儲備有足夠的武器和彈藥。至於糧食的補給,被稱為馬來西亞的“米飯碗”
州屬的吉打,供應著馬來西亞全國一半以上的稻米需求。所以就地徵糧對於印度士兵來說並不是難事。
每個支撐點之間的距離一般不超50公里,在前沿以步兵為主的防禦支撐點後方,印度軍隊還會建立一個部署有遠端炮火和裝甲部隊的要塞化據點。這種脫胎於前蘇聯軍事防禦思想,充滿彈性的防禦體系被印度第4軍軍長馬亨德拉中將形象的稱為“西西里防禦”。他認定自持兵力優勢的中國軍隊會在一次草率的全線猛攻中“嗑掉鋼牙”。
“我們將在馬來西亞北部創造一個阿拉曼和砥平裡式的勝利。”
雖然內心深處對中國軍隊的攻擊能力仍然充滿了恐懼,但馬亨德拉中將卻仍努力鼓舞著全軍計程車氣,讓士兵們相信中國陸軍並非不可戰勝。
但馬亨德拉中將卻忽視了阿拉曼和砥平裡那已經被神化了的勝利背後的關鍵,在阿拉曼“沙漠之狐”早已為後勤所累,只能用一次正面突擊來一賭運氣,而在砥平裡中國志願軍則缺乏重型火炮和空中支援。不過此刻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顯然不會受到這些條件的束縛。
在確認了印度陸軍縱深防禦支撐點的位置和火力配備之後,中國陸軍會集中2~3個炮兵連的火力對其進行持續的炮擊,隨後1個裝甲營左右的坦克部隊將在工兵和機械化步兵的掩護下發動正面裝甲突擊。在正面進攻的同時,中國陸軍將有1~2個團的部隊擔任戰場預備隊,隨時監視印度陸軍的行動。而中國軍隊的炮擊和空中打擊也將轉向印度縱深防禦支撐點的周遍地區,切斷印度陸軍的增援和撤退路線。
而為了打亂印度軍隊的整體部署和協調,這樣的攻擊往往會在2~3個防線上同時展開。令馬亨德拉顧此失彼。
面對這樣的攻擊,印度陸軍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反擊戰術。遭到優勢兵力和炮火打擊之下的防禦支撐點,在沒有得到增援的情況往往難以堅守10個小時以上。當中國陸軍的工兵排爆完印度陸軍佈置的雷場之後,數十輛掛滿反應裝甲中國陸軍的96式主戰坦克的正面突擊足以令大多數印度步兵失去抵抗的意志。
而周遍據點內印度陸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