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部分,龍的力量-南海揚帆,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情。雖然在下達“上海”號進行離位維修的命令之前,徐傑大校曾對“江蘇”號能否獨自承受印度海、空軍巨大的壓力有過擔心。但是最終出於對“江蘇”號航母自身效能和所屬各級官兵的信任。徐傑大校仍決定冒險一試。但是此刻事實已經證明,他的選擇並不正確。甚至可能已經毀滅了自己曾經最為深愛的軍艦。
根據從第一線臨時接任戰鬥群指揮任務的俄製“光榮”級導彈巡洋艦“寧夏”號上傳來的訊息,當時“江蘇”號都剛剛回收完2架實行攔截作戰的殲—10H型艦載戰鬥機。在戰機著艦過程中,整個戰鬥群行駛在順風的東南方向上。當所有戰機完成著艦之後,艦隊正開始轉向,以便重新回到航線上繼續向孟加拉國航行,並再度放飛下一個攻擊批次的戰鬥機群。但就在“江蘇”號開始這一轉向時,突然在“江蘇”號航母近側的數艘052B型“廣州”級反潛導彈驅逐艦和054型“溫州”級導彈護衛艦的艦艏方向閃現出了反潛火箭深彈短促齊射的火光,隨後接連有兩聲巨大的爆炸聲從“江蘇”號航母的後側數公里處傳來。
由於“寧夏”號導彈巡洋艦當時位於“江蘇”號航母的距離超過11公里,擔任著外側的防空任務。雖然在黎明前的後夜之中,無論是利用望遠鏡還是其他觀測裝置此刻都無法確切的知道“江蘇”號航母具體發生了什麼,一片混亂之中也沒有任何無線電報及其他訊號來說明所發生這一切的情況下,但是所有人仍能按常識判斷出“江蘇”航母此刻很可能遭遇到了印度海軍潛艇的尾流魚雷的攻擊。
作為一支曾經一直以剋制或擊沉敵方航母戰鬥群為戰略目標的海軍,中國海軍的大多數艦艇指揮官都清楚的知道對於數萬噸的航空母艦來說尾流自導魚雷是最為可怕的對手。一般的攻擊魚雷是透過聲納接收艦船的回波來完成自動跟蹤、攻擊目標的。這樣的攻擊往往可以用水聲對抗來擺脫,而尾流自導魚雷卻是根據艦船航行時尾部推進器攪動的水流,來緊緊的鎖定目標。
當潛艇發現敵水面艦艇之後,首先由指揮儀根據目標運動的各種引數計算出預定尾流捕捉點,確定尾流探測器的開啟時機,而後以大攻擊夾角發射尾流自導魚雷。當魚雷到達預定尾流捕捉點之前約1.5~2千米處,魚雷上的尾流探測裝置開始工作。只要魚雷能穿過艦船尾流,尾流探測器便會測出尾流的存在,此時艦船航行的尾跡已被魚雷盯住。
尾流自導屬非聲自導,不受水文條件的影響,可在貼近水面高速航行,對於攻擊水面艦艇有較強的威力。同時由於尾流難以偽造產生,干擾尾流自導魚雷比較困難。因此尾流自導魚雷抗干擾能力強。尾流自導魚雷航速高、噪聲大、隱蔽性差。但由於魚雷是從艦船尾部進行跟蹤,處於聲納盲區之內,並且尾流消失需要時間,因此水面艦船對尾流自導魚雷實施對抗和規避很難奏效。
當然這個世界之上沒有永遠無堅不催的攻擊之矛,除了利用反魚雷火箭式深水炸彈對來襲的65型尾流魚雷實施硬性殺傷之外。從一直以來苦於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身上學習到了另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魚雷戰術。美國海軍為了防禦尾流魚雷,採用了在艦艇後面拖帶防雷拖艙的方案。
這種擔任著李代桃僵認為的拖艙,其內放置著用高強度纖維製成的多頂拖網,其強度足以捕捉重型的尾流魚雷,當然為了摧毀魚雷這一危險的爆炸物,在拖網上之上往往還加裝用於引爆魚雷戰鬥部的炸藥。除了一觸即發的強力炸藥之外,拖艙的尾鰭之上還裝有換能器,可按主動或被動方式探測魚雷。艙內有各種感測器,可透過操縱舵控制拖艙的深度和位置,來阻擋魚雷。雖然經過了美國海軍的多項拖曳遙測和各種試驗之後,美國海軍宣稱這一新型的發明完全有能力抵禦俄製65型尾流魚雷。
但是在中國海軍的研製類似產品的過程之中,中國軍工卻意外的發現美國同行對這種新型反尾流魚雷拖艙的種種宣傳充斥著誇大其詞。問題並不出現在拖艙的本身之上,而在於以俄製65型魚雷為代表的尾流自導魚雷所使用的蛇行攻擊模式。
65型尾流自導魚雷往往根據事先設定的程式穿過尾流後,會自動向目標航行的方向轉彎,並以30°的夾角再次穿出尾流,自動轉彎反覆圍繞尾流作蛇形運動,直至與目標形成攻擊交點,將艦船擊中。如果魚雷在圍繞尾流作蛇形運動時,從艦船前方透過而沒有命中目標,它將繼續進行環形搜尋,在原地來回穿梭,直至重新捕捉到尾流為止。如果魚雷始終沒有測出尾流而從目標前方透過,它走完了預定的行程之後,將掉頭朝原航向返回,直到發現尾流,再作蛇形運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