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長兄如父
月沉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長兄如父,重生後成了九皇叔的掌中寶,月沉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汗血寶馬?”鳳清歌下意識地回頭看拴在門外的兩匹駿馬。
只見那兩匹馬體型生得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站在原地微微踱步,步伐輕靈優雅。
最完美的,則是它那纖細優美的軀體,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它高大又纖細的身軀;其肩部和頸部染上些許潮溼,配上其棗紅色的顏色顯得更加鮮豔,給人以“流血”的錯覺。
鳳清歌對這神駒早有耳聞,關於汗血寶馬的傳說最早始於一千年前的大漢,當時的大漢官吏張騫兩次出使蠻境,也就是如今的大夏西境一帶,帶來汗血寶馬的傳說。
元鼎四年秋,西境的一個囚徒捕得一匹棗紅色奇馬,獻給漢武帝以求赦免。
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並作歌詠之。
汗血馬體形好、善解人意、速度快、耐力好,適於長途行軍,非常適合用作軍馬。好戰的武帝一眼看出了此馬的軍事價值。
然而,僅有一匹千里馬不能改變整個大漢的戰馬品質,為奪取大量神駒,大漢與大宛國發生過兩次戰爭。
最初,武帝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馬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的種馬。大宛國王或許是愛馬心切,亦或者從軍事方面考慮,畢竟在蠻族以騎兵為主,而良馬是騎兵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而不肯以汗血寶馬換漢朝的金馬。
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
武帝大怒,遂作出武力奪取汗血寶馬的決定;之後武帝命大將率領騎兵數萬人,行軍八千里,到達大宛邊境鬱城。但初戰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國,只好退回邊城,回來時人馬只剩下十之一二。
三年後,武帝再次命人率軍遠征,帶兵六萬人,馬三萬匹,牛十萬頭,還帶了兩名相馬官前去大宛國。
其時,大宛國發生政變,只能與漢軍議和,允許漢軍自行選馬,並約定以後每年大宛向漢朝選送兩千匹良馬。而引進了汗血馬的漢朝騎兵,果然戰鬥力大增。
史書中記載,甚至還發生了這樣的故事:漢軍與外軍作戰中,一支部隊全部由汗血馬上陣,敵方人數眾多,刮目相看。久經訓養的汗血馬,認為這是表演的舞臺,作起舞步表演。敵人用的是矮小的戰馬,見汗血馬高大、纖細、勃發,以為是一種奇特的神獸,不戰自退。
後來,隨著漢朝的覆滅,汗血寶馬漸漸絕跡;歷經三國,魏晉,乃至前朝,終是徹底滅絕。
至於史書上的大宛國,更是湮滅於千年的塵囂與洪流之中,再無此國。
“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鳳清歌默唸著武帝當年詠頌此馬的歌,眸中光華湧動,“這就是傳說中的蠻族神駒嗎,果然名不虛傳!”
“既然你喜歡,我讓人給你府上送兩匹。”宇文燁見她眼中寫滿了喜歡,不假思索地道。
鳳清歌先是一喜,反應過來忙搖頭道,“君子不奪人所好,還是算了。”
她雖然很喜歡,但並沒有據為己有的想法。
宇文燁一噎,心裡微微不舒服。
他主動送,她居然拒絕?
鳳清歌怕他那張嘴又說些什麼刺人的話,遂又補了一句,正色道,“師兄,我在京城裡哪有什麼騎馬的機會,這等神駒還是留給你跟軍中將士用,才不算是折辱了它們。”
“給你,你就收著。”宇文燁哼了一聲,皺著眉道,“區區汗血寶馬,又不是什麼價值連城的寶物,本王送的起。”
“……”鳳清歌面露難色。
宇文燁:“有話直說便是,扭捏什麼。”
“那我就說了,”鳳清歌嘆口氣,道,“我沒有養馬的地方。”
這種神駒,進了鳳府,難免會被鳳欽搶走。
她是有點武力,有皇帝師父撐腰,明面上卻還是鳳欽的女兒,對方佔著父親這一天然的有利位置,縱使是搶了,她也沒處說理去。
傳出去,還會被扣上“不孝”的帽子。
況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眼下她只想靜靜地提升自己的實力,為了兩匹馬而跟鳳欽產生不必要的矛盾衝突,太不明智。
宇文燁黑眸盯著她,似長夜幽星,清冷而深邃。
鳳清歌任他看著,無奈地聳聳肩。
“那便先養在燁王府,你什麼時候想騎,過來便是。”宇文燁頓了一下,“俞老頭門下就你我兩個徒弟,你跟我不必客氣。”
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