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來不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且繡眉如墨 完結,雨來不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並能用在實際的創新,都是簡單且易被模仿的,一番勞碌,終是為別人做嫁妝,且易遭禍事,不如低調才是好。

絹兒決定不到恰當的時候,有些東西還是別拿出來。不過一些能改善自己生活的物事,倒是越快越好,比如眼前軟軟的枕頭,是駱二孃用各種布餘料拼繡而成枕套,枕心用著野ju花、穀糠、蒲絨塞滿。

當然這種枕頭不是絹兒首創。早在漢代便有絲織的枕頭,只是今人喜好瓷枕,所以便漸少有人使用。這是雲哥見了成形後的布枕,笑說道。

過了幾日,駱家便將藤製枕頭放進儲物箱,換上同樣的軟枕。不過到了夏日炎炎時,藤枕依然還能派上用途,可見任何事物不是都十全十美。

日子不緊不慢的又過了三個月,張二郞足半年沒有音訊,大郞很是焦慮,張家娘子勸說安慰了許久,大郞也不見輕鬆,只嘮叨著,當初給的錢兩太少,怕二哥在外有辛勞。

巧兒過年便是十六碧玉年華,已到婚配的年齡,廝兒栓子厚著臉大膽向娘子央求將巧兒配給他。

娘子笑道:“只看巧兒的想法。”

巧兒猶豫小會,紅著臉便應下了。她心中也思量,栓子人老實能幹有力氣,家中只有老父一人,唯一的姐姐已嫁到鄰村,沒甚拖累。待過四年,自己女使契約到期,至少能攢下七十貫錢,加上栓子平日攢的錢,還可在村上買三十畝薄田,從此成了主戶。(宋朝以財產來分,分主戶和客戶,一般客戶便是那些沒有田地的佃客。)

這日正午時,炎熱難耐,屋裡更是悶熱,娘子吩咐著將竹塌搬到院裡樹陰下,也好午睡片刻。娘子躺在樹陰下竹塌,腦袋枕著瓷枕,髮梳著百合鬢,除了一隻玉釵,頭上便無其他飾物,穿了件淡綠藤枝羅衫,下身霜白色紗裙,身邊躺著小乙哥,只穿了件無袖羅紗衫子,睡得正甜。錦兒坐在旁邊,眼睛半搭半睜無精無採,手裡慢扇著素白合huan扇。

絹兒端上一碗昨日鎮在井裡的酸梅湯,娘子喝完後,舒心嘆了一口氣道:“你們且都吃一碗,也好消消炎熱。”絹兒與錦兒謝過娘子後,各吃了一碗。正當娘子吩咐著巧兒去摘些茉莉放入床帳中,也便夜裡睡覺,氣息清香,便見鄧大娘手握著一封信進院。

“娘子,是京裡來的信。”

娘子接過信,卻煩惱道:“這字它認得我,我卻認不得他。大娘你且幫請位識字的村人來。”

大娘笑道:“已讓小廝去請村裡教書的老師。”娘子忙起來,叫來奶母照看小乙哥,然後回屋梳理了一番,便到正堂上等客上門。

過了一會,一位三十歲上下,穿著交領白色羅紗長袍的秀才便被小廝鎖子領到了正堂。絹兒送上點茶後,便退下了。

張家娘子聽秀才將信念完後,激動流下淚道:“二姐終有下落。”手捧著夾在信中半舊的手絹,手絹的角上繡著半支蓮。

張家娘子自知失禮,擦乾淚謝過秀才,還親手奉上點湯恭送秀才離去。

“真是上天保佑,二姐平安無事,只是她怎生跑到京城去了。”鄧大娘笑裂嘴道。

豆蔻梢頭春色淺第十五章選人

張家娘子原本是江浙彩帛鋪家的女兒。她的父親努力半生終開了一家帛鋪,妻過逝一直未續絃,只有二個女兒,長女取名為玉蘭,次女取名為玉蓮,還未等到從家族中繼一子過來,便大病不起,那時長女不過及笄之年,有一門從小訂下的婚事,次女不及九歲。張老父怕死後,守孝三年耽擱了長女的婚事,便慌忙將她嫁出去,並用將部分的家財為做嫁妝帶走,餘下家財留給次女作為她未來出嫁時的嫁妝,因次女未成年也未訂婚,便將她託付給同族堂弟柳喬生代為照顧。

於是長女帶著嫁妝與巧兒和鄧大娘二位使女一路哭嫁出了門,這一嫁便是幾百裡之外。等長女成了張家娘子再次回到父親身邊時,已在父親靈樞前。雖姐妹再次相見更為不捨,只是父親已有遺命,喪葬完畢張家娘子只得黯然離開回到夫家。

誰料半年之後,卻突然收到一封信,讓張家娘子肝腸寸斷。信中道:冬至那日,二姐玉蓮見有一名婦女倒在門邊又飢又寒,很是可憐,便將婦人收留之。卻不料那婦人是個騙財的歹人,竟不知從那裡尋來一具死人屍體埋在府裡,故意讓柳家人看見屍體,一時心慌便被敲詐,因怕那騙子再尋來官員,只得賤買了房產,一家人帶著二姐玉蓮便想回老家,遠離是非。誰知路上二姐帶著一筆錢兩便無故失蹤,再也未找到。

之後五年,張家娘子雖一直尋找,卻苦無任何線索。如今天降喜訊,豈不興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