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包做媒,禍水,柳暗花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琉璃沒想到的是,送別九郎後不久,第二場送別來得這樣快。這次的物件,是王琳琅。
威遠侯府和寧安侯府議親,雖然細節沒有透露出來,但在東京都這樣的地方,慢慢還是有訊息散播開,只是不能確定雙方的主角是誰。然而這時候,溫家和王家的交流已經進行到了實質性的階段,交換了庚帖,打算很快就宣佈的。
大趙風氣開放,東京都更是風氣之先,因此貴族男女訂親前後,會小小約會一下,以免真的兩看相厭,配成怨偶。雖然大多數人在之前的大小宴會和遊樂會上都是見過的,不過單獨說話的機會也不是經常有。
於是照例,溫宏宣約了王琳琅趁著秋意深沉,到城外的山上看紅葉。
聽起來挺浪漫的,不愧是才子喜歡的約會。事實上也挺浪漫的,假如不出現山賊的話。
東京都!大趙首府!離城又不遠,那山上還到處都是富貴人家的山莊,哪裡來的山賊!
然而事實如何都不重要了,前兩年,不是大過年的還鬧過飛賊嗎?沒人知道那是崔淑妃為了害琉璃,故布的疑陣和煙霧。重要的是,此次山賊事件中,溫宏宣被打成重傷昏迷,王琳琅則被劫走了三日才給放回來。在當時,有眾多在場的僕人丫鬟作證。
畢竟是兩家侯府,尋人時動用的力量大,之後聯起手來還把訊息瞞得死緊,但那只是對平民百姓而言,上流社會卻炸開了窩。不管王琳琅如何解釋只是被關了三日,挨餓受凍是有,但卻毫髮無傷,可誰能相信如此美貌的貴族小姐到了山賊手中那麼久,還能是囫圇個兒的?
幸災樂禍者有之,同情者也有之,但大家普遍認為。是威遠侯家得罪了硬茬子,人家這才買兇冒充山賊,壞王家第三代惟一的嫡小姐名聲,打王家的臉。仔細想想。頭前打韃靼土匪的時候,王嶽老侯爺是絕對主戰派,在朝中樹了敵。後來霍家軍威武,不但大勝,還捉了韃靼王阿魯臺回來,權貴中自然有人眼紅妒忌。何況韃靼人為此在邊境鬧騰,誓要迎回自己的王,若不是霍家軍頂在那兒,指不定會造成什麼樣的兵禍呢。雖說雙方互有勝負,但韃靼人胸中的惡氣卻發洩不出。到底他們的王還在東京都關著,而且他們也踏不進大趙國境之內半步不是嗎?
持此想法的人,十之*倒認為是韃靼匪徒潛入京中,以此來向大趙朝廷和主戰的強硬派威遠侯示威,也是報復。想去年。這群膽大包天的蠻子還去過江南,壞了漕幫水幫主妻子的性命呢,他們有什麼事是做不出的。
由此,王琳琅的名聲是全完了。
溫氏族裡的族老,自認溫家是天下文人士子的領袖,臉面看得比天大,出了這件事後。就有些毀婚的意思,很不厚道。但大趙“深情才子派”的精神偶像溫凝之,卻不願意對王家失之以誠,他兒子溫宏宣也夠擔當,硬是要儘快把王五小姐娶回來,為此還不吃不喝不用藥。以死相迫。反倒是這種武侯府家的小姐王琳琅傲氣十足,聽些此事後,說什麼也不嫁了,因為不能頂著個汙名,一輩子在溫氏族中抬不起頭來。
溫凝之十分過意不去。溫宏宣重傷未愈的情況下,居然拖著病體去負荊請罪,跪威遠侯府的大門。結果,讓他的好友,王琳琅的嫡親大哥拿打狗棍給打回來了。怎麼著?還嫌自己妹妹的名聲太好嗎?這麼鬧來鬧去的,事情壓不下去,還讓不讓人活了?
不過到底,人是在溫宏宣手裡被劫持的,溫家負有很大的責任,不能不給王家一個說得過去的交待。而且民間也都知道兩家侯府要議親的事了,不結親就無法了局,溫凝之乾脆把溫倚雲配給了王家最不成器的庶子王七郎,過了年就成親。
琉璃還在守孝期,對於別人家裡的紅事,自然不能露面,但卻依足了禮節,送了份厚禮過去,由自己的兩大丫頭青黛和青檸親自出馬。
“依奴婢看,那位溫二小姐倒無所謂似的,沒怎麼鬧騰。”回來後,青黛把自己探聽到的情況對琉璃說,“跟奴婢說話時,裡裡外外的意思,讓小姐給添妝時不能比溫大小姐出嫁時差。”
“臉皮真厚,這還是書香門第家的小姐呢,眼皮子淺成這樣。”憶秋在一邊聽了,忍不住翻白眼,太不屑了。
琉璃倒很意外,因為溫倚雲雖然相貌和性情都不太好,到底是寧安侯府的嫡女,之前眼界高著呢。雖然跟王七郎有點小風流來往,但看不上王七,心裡想著都是石頭或者蕭十一那樣的男子。若說王七郎吧,倒是早惦記著娶溫倚雲,不過之前不是沒成嗎?從另一方面說,溫府賠個嫡小姐給個不受重視的庶子,王家怎麼也能消點氣。要知道,庶子也是子,他的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