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中世紀千年史話,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亡和興起都和中國扯上了這樣或那樣的關係。有趣的是,中國並沒有親自出手。
不是中國人會變魔術,也不是中國人會隔山打牛,而是因為中原的統治王朝武力迫使一些騷擾中原的遊牧民族西遷,這些遊牧民族只好到歐洲興風作浪,而且這浪掀得還挺高。
壓死老大保加利亞的最後一根稻草上打著一個標籤,上面印著“Made In China”,這根稻草就是哈扎爾人(Khazars;又稱作可薩人)。
還記得“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首民歌嗎?對了,這是敕勒人的民歌。
敕勒,又稱高車,被北魏打敗以後,一部分臣服於突厥汗國,形成後來的回鶻,也是現代維吾爾族的祖先;另一部分敕勒人逃到歐洲,和北匈奴人結合,形成了哈扎爾人。
混亂不堪的老大保加利亞就是被哈扎爾人滅亡的。庫姆拉特可汗的大兒子繼承汗位,沒多久就被哈扎爾人打敗。
二兒子逃到伏爾加河附近,建立了名噪一時的“伏爾加…保加利亞王國”(Volga Bulgaria;7世紀—1240年)。
最有出息的就是三兒子阿斯帕魯克(Asparukh)。
680年,阿斯帕魯克帶著八萬多保加利亞人乘船逃到多瑙河河口以北的翁古爾(Ongal;今烏克蘭南部)地區定居下來。
【兵敗翁古爾】
君士坦丁四世與*人簽訂和約後,馬不停蹄地揮軍西進,要將這些驃悍的北方遊牧民族趕出拜占庭的領土。
680年夏,君士坦丁四世將八萬拜占庭大軍分為兩路,水陸並進,攻擊的目標是保加利亞人的聚集地——翁古爾。
海軍從君士坦丁堡出發,經黑海,直搗多瑙河河口;陸軍是從小亞細亞撤下來的,他們剛和*人打完仗,戰鬥經驗十分豐富。
君士坦丁四世調集的都是拜占庭的精銳部隊,要畢其功於一役。
在君士坦丁四世眼裡,保加利亞人只不過是一群未開化的野蠻人,除了四處搶劫,還是四處搶劫,他們撈到好處就會跑,遊牧民族嘛。
他想錯了,遊牧民族也是有定居點的,原來的居住地被哈扎爾人佔了,他們才搬到這兒來住。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