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中世紀千年史話,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z)。

波斯騎兵的第一波衝鋒直衝著拜占庭右翼的赫盧利騎兵而來,雙方你來我往,殺了個旗鼓相當。赫盧利騎兵作戰異常勇敢,最終將波斯騎兵殺退。

兩軍對峙期間,從波斯陣中竄出一騎,馬上的波斯騎兵吆喝著要找拜占庭人單挑。拜占庭軍裡閃出一個名叫安德烈(Andreas)的赫盧利騎兵,與那名波斯騎兵叮叮噹噹鬥在一處。

數萬雙眼睛直鉤鉤盯著戰場中央。鬥了幾合,只見安德烈反手一劍把波斯騎兵砍翻在地,戰馬落荒逃走。拜占庭軍裡一陣喝彩之聲,波斯軍裡還有不服的,也被安德烈劈死。

先失一陣,又連敗兩場單挑,波斯軍士氣有些低落。費魯斯把手一揮,說道,風緊,扯胡。波斯軍呼啦啦撤出戰場,第一天的戰鬥以拜占庭的勝利告終。

第二天,一萬多名波斯士兵趕到德拉戰場,波斯軍總兵力陡然增至五萬人,比拜占庭軍多了整整一倍。

戰鬥又打響了,兩軍用弓箭互相齊射,滿天飛蝗來回亂竄,好似流星趕月。這種弓箭亂射對雙方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傷亡不多,這麼搞只是為了解氣而已。趁著互射的當口,貝利薩留秘密派出一支騎兵迂迴於附近的山林裡,繞至德拉左面。

波斯軍開始衝擊拜占庭防線,拜占庭軍的中央部隊有些吃不消,面臨崩潰的危險。右翼的匈奴騎兵急忙向中央靠攏,配合中央部隊與波斯軍混戰在一起。

突然,埋伏在戰壕裡的拜占庭軍衝了出來,突襲波斯軍。波斯軍沒料到縱橫交錯的防禦工事裡還暗藏玄機,他們頓時慌了手腳,波斯軍再度被擊退。

費魯斯有些動怒,他派出波斯軍引以為豪的精銳部隊,攻擊拜占庭重騎兵。重騎兵邊打邊撤,波斯軍殺得興起,一路掩殺而去,跟著重騎兵越跑越遠。

迂迴于山林中的騎兵趁機殺出,包抄了剩下的波斯軍。

貝利薩留巧妙地運用誘敵戰術,成功把波斯軍一分為二:一半波斯軍被引誘著追趕拜占庭重騎兵,另一半則陷入包圍之中。包括副統帥貝利則斯在內,五千波斯士兵就這樣死於包圍圈中。

拜占庭重騎兵也在撤退中重新集結,展開反擊。波斯軍的盔甲與重騎兵相比,單薄得可憐。在重騎兵一輪猛攻下,追擊於後的波斯軍潰不成型,從獵人變成了獵物,被追得滿地亂竄。

波斯軍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沒吃掉拜占庭重騎兵,還折損了不少人馬。費魯斯帶著殘部一路撤退,波斯士兵的屍首滿山遍野,散落一地的刀矛器械、鑼鼓帳篷更是不計其數。

窮寇莫追的道理貝利薩留非常清楚,為防備敵軍反撲,拜占庭軍掩殺了幾英里就得勝回城。

德拉戰役中,波斯軍被斬首八千有餘,拜占庭軍傷亡數目不詳,想必不會太多。

德拉的勝利扭轉了戰爭態勢,貝利薩留也因此聲名鵲起,升任德拉總督,名列拜占庭最傑出的統帥行列。

勝利的喜悅沒持續多久,薩珊王朝就捲土重來。

波斯軍渡過幼發拉底河,攻入敘利亞(Syria),貝利薩留率軍兩萬前去迎戰,波斯軍在幾次交手中都吃了虧。

貝利薩留時年不足三十歲,一些驕橫慣了的拜占庭將領沒把他放在眼裡,很多部隊在沒得到命令的情況下主動出擊,敗得挺慘,拜占庭軍更是在卡爾基斯城被波斯主力輕易擊敗。

【打回老家去】

查士丁尼是個有理想的人,他腦子裡始終迴響著老祖宗的遺訓:打回西方去,打回老家去,把日耳曼人從神聖的羅馬領土上趕走。

收復西歐和北非,恢復羅馬帝國的往日輝煌,一直是他魂牽夢繞的理想。作為最後一位以拉丁語為母語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有很深的拉丁情結,不收復舊土,他寢食難安。

532年(尼卡暴動的同一年),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查士丁尼和新繼位的科斯洛埃斯一世簽署了所謂的“永久和平”停火協議,作為迎接和平的條件,拜占庭向波斯一次性支付了鉅額賠款。波斯人拿著錢樂呵呵走了,不過他們會在缺錢的時候再回來。

擺平波斯戰事,查士丁尼迅速把矛頭指向北非的汪達爾…阿蘭王國。

汪達爾人,原意為“流浪者”,他們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從波羅的海沿岸遷至今波蘭西南部的西里西亞地區。該地區山多林密,既無平原又不靠海,汪達爾人沒有條件發展漁業和畜牧業,因而以手工業為主。

被西哥特人趕到西班牙半島南端以後,汪達爾首領蓋塞裡克(Geiseric)率領八萬汪達爾人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