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部分,中世紀千年史話,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此障礙戰車戰術成為胡斯戰爭的一大看點。
障礙戰車通常用鎖鏈串聯起來,依據地形佈防,一般組成方形或環形,起到保護已方士兵,防止敵方騎兵的作用。時間來得急的話,通常在戰車形成的“城牆”外挖一道壕溝,以增強“城牆”的防禦力。
每輛戰車配備十六至二十二名士兵:四到八名弩箭手,兩名火銃手,六至八名長矛兵,兩名盾牌手,兩名車手。
在戰鬥中,傑士卡的戰術通常分為兩個階段:先防禦,後反擊。
防禦階段中,首先佈防戰車,形成防禦陣地,再以火炮等遠距離殺傷性武器轟擊敵陣。為避免火炮殺傷,敵軍騎兵往往會主動出擊,而這正中傑士卡的下懷。
在“城牆”保護下,胡斯信徒用火銃、弓箭頻頻還擊,他們瞄準的主要目標是敵人的戰馬,失去坐騎的騎兵還有什麼用處?敵軍騎兵還未接近就已損失慘重矣。
隨著騎兵死的死,傷的傷,敵軍士氣大落在所難免,而這正是胡斯信徒反擊的絕佳時機。
胡斯信徒裡的步兵、騎兵蜂擁衝出“城牆”,猛攻向敵軍側翼。敵軍受到兩翼壓迫,不得不向後敗退。敵軍騎兵穿著笨重的盔甲,又沒了坐騎,跑也跑不動,只有下地獄一條路可走。
【大敗十字軍】
傑士卡所部逃離戰場後,轉戰至塔波爾山(Tabor),並在那裡修建起名為塔波爾的城鎮。
很快,塔波爾成為胡斯運動的活動中心,*也因此得名“塔波爾派”(Taborites)。
在塔波爾,天主教的洗禮等法事全被廢除。塔波爾派的宗教組織有著清教徒的特質,政府組織完全建立在*的基礎之上,軍事力量則採用嚴格的軍隊模式。
經過選舉,傑士卡、尼古拉斯等四人成為塔波爾派的帶頭大哥。
除塔波爾派以外,還有同屬*的奧雷庇特派(Orebites);和以布拉格為基地的鴿派——聖盃派(Utraquists),這些都是當時最著名的胡斯派系。
一時間,波希米亞星火燦爛,大有燎原之勢。
另一方面,兄弟突然over,老西假裝哭喪臉的同時喜形於色。溫塞斯拉斯四世沒孩子,老西順利坐上覬覦已久的波希米亞寶座。
*胡斯運動由此成為老西責無旁貸的指責,他成功遊說馬丁五世釋出教令:發動針對波希米亞胡斯派的十字軍。
老西打著十字軍旗號,拽著一大批歐洲貴族,風塵僕僕地直撲布拉格。這幫人和十字軍先輩們在本質上沒啥區別,主力隊員都是對打劫頗感興趣的“探險家”。
十字軍來勢洶洶,士氣走也匆匆。在圍攻布拉格未果的情況下,老西努力擠出苦瓜一樣的笑臉,和城裡的胡斯派坐下談判。
談判桌上,雙方辯友討價還價,爭論得熱鬧激烈。
胡斯派提出所謂的“布拉格四項條款”(Four Articles of Prague),這些條款都是根據胡斯的教導而定,與天主教主流思想有著天壤之別。
隨軍東征的教皇使節提出強烈抗議,大罵胡斯派是在挑戰羅馬教會的權威。老西不得已拒絕胡斯派的條件,談判隨之破裂,雙方接茬戰鬥。
老西重新制定作戰計劃,準備利用駐紮高堡區(Vysehrad)和城堡區(Hradcany)的軍隊向布拉格市區發動總攻。
他派信使通知兩地軍隊,同時派人到外地搬兵。豈料信使被胡斯派抓獲,老西的計劃完全敗露。
在傑士卡調動下,胡斯派兵分兩路,一路攔截援兵,另一路包圍高堡區。
圍點打援的戰術獲得巨大成功,十字軍援兵慘敗而逃,高堡區守軍也在彈盡糧絕後亮出白旗。唯一不幸的是,尼古拉斯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隨後,傑士卡相繼攻佔多處鎮甸。老西賊摳門,愣是不肯交贖金。一名被俘指揮官盛怒之下上了“梁山”,還當上塔波爾派的帶頭大哥,頂了尼古拉斯的缺。
老西見大事不妙,拽著隊伍狼狽退回匈牙利。城堡區守軍也因缺少支援被迫投降。
不久,幾乎整個波希米亞淹沒在胡斯運動的狂潮之中,各處重鎮皆落胡斯派之手。只可惜,窩裡鬥使胡斯派無法把勝利完全變成資本。
不甘失敗的老西重新組織起一支十字軍,再次闖入波希米亞。
善於謀略的傑士卡偷襲了老西的後勤基地,用僅有的四百人和十二輛戰車擊潰兩千騎兵,十字軍丟下五百具屍體狼狽逃竄。
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