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部分,中世紀千年史話,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十四艘威尼斯戰船從羅德島滿載醫院騎士團,經愛琴海殺進馬爾馬拉海,部分戰船繼續推進到黑海,上至多瑙河。
此時,巴耶塞特把主要精力放在君士坦丁堡方面,佈防馬爾馬拉海的少數奧斯曼艦隊沒敢輕舉妄動。因此,威尼斯戰船在海上橫衝直撞,未受任何抵抗就封鎖了多瑙河下游。
陸上十字軍穿越巴伐利亞,經多瑙河抵達布達(Buda),與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會合。
布達城內頓時熱鬧起來,可謂群星薈萃、老少鹹至,那就開場大會制定作戰計劃吧。
會議上,帶頭大哥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異常熱鬧,氣氛十分融洽。當然我們把這場討論稱之為扯淡也不為過,開會時間倒是不短,卻並沒制訂出什麼詳細計劃,唯一的成果就是確立了一個相當宏偉的目標:
奪回尼科波爾,把土耳其人趕出巴爾幹,然後在拜占庭的幫助下穿越達達尼爾海峽,殺進土耳其和敘利亞,並解放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最後披紅掛綵、敲鑼打鼓地勝利返回歐洲。
在宏偉目標的刺激下,會議大廳裡爆發出陣陣大笑。可是,扯淡很快就演變成一場激烈的爭吵。
起因是,西吉斯蒙德提出讓十字軍在匈牙利休整,等待巴耶塞特主動進攻。有人問了,這怎麼會引發爭吵呢?
上文說過,西吉斯蒙德之所以派人到法國忽悠,是出於保護匈牙利的目的,因此他當然希望十字軍常駐匈牙利。況且不久前,巴耶塞特曾揚言要舉兵攻打匈牙利,這更成為心驚膽戰的西吉斯蒙德極力要把十字軍挽留在匈牙利的源動力。
沒想到巴耶塞特乾打雷不下雨,似乎只是恐嚇匈牙利不要玩火,藉機拖延時間,以備全力攻打君士坦丁堡,畢竟拜占庭“羅馬帝國”的響亮名號對他有著異乎尋常的吸引力。
開會期間,偵察兵回報說,直到達達尼爾海峽也不見半個土耳其人。
帶頭大哥們立馬惱了,土耳其人還離著八丈遠,西吉斯蒙德你就怕成這樣,簡直就是個懦夫!
帶頭大哥們準備離開匈牙利繼續前進的念頭讓西吉斯蒙德頗為擔心,他立刻發表演說,向各位聽眾朋友保證:巴耶塞特一定會來,大家只需在匈牙利以逸待勞,不必長途跋涉去找土耳其人拼命。
西吉斯蒙德自認為精彩的演說被帶頭大哥們解釋成強詞奪理,他的表現也被理解成懦夫行為。以內維爾為首的少壯派將領更是吵吵著要主動進攻,要找土耳其算總賬。
西吉斯蒙德被罵個狗血噴頭,既然有求於人,也不便發作,只好默許帶頭大哥們主動出擊的計劃,灰溜溜自己準備去了。
【初戰告捷】
準備停當後,十字軍拔營起寨,浩浩蕩蕩開出布達城,沿多瑙河南下。
途中,十字軍兵分兩路,部分匈牙利軍向北轉進,前去與瓦拉幾亞軍會合。其餘的匈牙利軍作為後衛,保護十字軍主力直撲尼科波爾。
殺進奧斯曼帝國控制的領土後,十字軍秉承前輩們的一貫風格,進行大肆洗劫,穆斯林慘遭虐殺,無組織無紀律的法國大兵人數更是達到新高峰。
前往尼科波爾的道路上,有兩座重要的保加利亞城堡,一座是維丁,另一座是奧雷霍沃(Oryahovo)。
維丁是自稱保加利亞沙皇的斯特拉希米爾根據地,他被迫投降奧斯曼帝國,這個上文提到過。
世界上真心想當亡國奴的人畢竟是少數,斯特拉希米爾就是多數人中的一個。他不願給新主子賣命,也不願得罪人多勢眾的十字軍。因此,維丁開城投降,唯一的流血事件就是處決巴耶塞特安置在城裡的土耳其將領。
兵不血刃就佔領了維丁,這讓十字軍中的少壯派洋洋得意,錯誤地認為奧斯曼帝國並不可怕,土耳其人不敢和十字軍打野戰。另外,維丁投降也更讓西吉斯蒙德的懦夫形象在少壯派心裡根深蒂固。
下一個進攻目標輪到奧雷霍沃,它是距離維丁75英里的強大要塞,不僅城牆高大,護城河也寬廣異常。
為了爭搶戰功,法軍連夜急行軍,趕在其他兄弟部隊前於黎明時分殺至城外,守軍甚至沒來得及拆毀護城河上的大橋。
爭奪大橋的戰鬥十分血腥,落水者不計其數,被血水包裹成一團的死屍堆滿河面。守軍沒機會毀掉大橋,法軍也沒法向前推進,雙方在大橋上混戰在一起,喊殺聲和兵器碰撞聲響徹四野。
鏖戰間,西吉斯蒙德率領的匈牙利軍及時趕到,守軍寡不敵眾,逐漸向城裡撤退。隨後的廝殺更使奧雷霍沃變成人間地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