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部分,中世紀千年史話,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期鋪墊。
積極運作是必要的,你就算再有能力,也不一定能當上領導。黑社會都知道只有和白道勾勾搭搭,才有資格自稱黑社會,單靠打打殺殺是不行滴。這個淺顯道理長年玩弄政治的爵爺們十分清楚。
那麼魯道夫一世有啥本錢運作呢?你還別說,他手裡真有幾張好牌——六張Q——六個閨女,大打聯姻牌是他制勝的法寶。
閨女是貴族的重要戰略資源,聯姻是短期有效的政治手段。
所以說短期有效,是因為它立竿見影,老婆吹吹枕邊風,老公立馬就中風,經常做出有利老丈人的決定。
在尋找支持者的行動中,魯道夫一世從手裡抽出兩張Q,遞給薩克森公爵和上巴伐利亞公爵——選舉專家團的重要評選老師。
1273年9月29日,在妹夫、霍亨索倫家族(Hohenzollerns)的腓特烈三世,以及兩位未來女婿力挺下,五十五歲的魯道夫一世如願以償地當選國王。
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從臺後走到臺前。
【打短線惹來的大麻煩】
影響歐洲深遠的《薩利克法》規定王位只能傳給男孩,但“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在歐洲並不適用,“實在不行了,男女都一樣”到是為歐洲人普遍接受。歐洲人對孃家文化有一定的認可度,王室絕嗣後,外孫、外孫女有資格繼承王位。
這就是打短線的政治聯姻戰術惹來的大麻煩。
波西米亞國王鄂圖卡二世(Ottokar II)是堅持孃家文化的典型代表。老鄂他媽是巴巴羅薩的孫女,他外公是前德國國王菲利普——把腓特烈二世踢到西西里島的那位,因此他有資格繼承王位。
老鄂極力抗議魯道夫一世染指王位,一紙訴狀拍到格里高利十世面前。
格里高利十世不但支援魯道夫一世,還告誡老鄂別再鬧事。
格里高利十世的態度很明朗,這是因為魯道夫一世的態度很明朗:俺堅決放棄王室在羅馬城的領地,以及西西里島,俺還要發動十字軍。
魯道夫一世表現的這麼“出色”,格里高利十世怎麼會不維護這位新國王呢?
除老鄂以外,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十世(Alfonso X)也對德國王位提出要求,這位阿哥是菲利普的另一個外孫,老鄂姨媽的兒子。
格里高利十世態度依舊明朗,阿方索十世,你給灑家乘早死心!
魯道夫一世以壓倒性優勢穩得羅馬教會認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後人在王位爭奪戰中敗下陣來。
【揮刀分蛋糕】
在十九年內亂中,爵爺們大展才藝,一面揮舞菜刀互相PK,一面手拿餐刀,發揚“穩、準、狠”的革命精神,把帝國領土瓜分殆盡。
老鄂是這場沒有遊戲規則的遊戲裡玩得最爽的一個,他趁奧地利公國沒有領導,輕易把奧地利三省斯泰里爾(Styria)、克恩滕(Carinthia)、卡尼奧拉(Carniola)納入囊中。老鄂還繼承祖業巴本堡(Babenberg),如此一來,他手裡擁有奧地利四省。
現如今,魯道夫一世和前幾位“卸任”的國王沒啥區別,就是一個光桿司令。收回帝國領土是他新官上任要燒的第一把火,這是必須的。
魯道夫一世決定召開帝國會議(Imperial Diet;德語寫作Reichstag),讓爵爺們歸還土地。
各路爵爺接到會議通知,老鄂也是其中之一,但他因故沒能參加,這等於放棄話語權。
1274年11月,會議如期舉行,魯道夫一世要求大家歸還帝國土地,老鄂也必須交還奧地利四省,祖傳的也不例外。
祖傳的憑什麼交出來?魯道夫一世對此早就胸有成竹,必須歸還巴本堡的理由是,那是老鄂從他媽那裡繼承的,對不起,現在是父系社會。
【初次交鋒】
老鄂領會了會議精神,但他拒不執行,盛怒之餘向魯道夫一世宣戰。
1276年6月,戰爭不可避免地在德國和波西米亞間爆發。
政治高手魯道夫一世還會怕你老鄂?他從手裡抽出一張Q,送給下巴伐利亞公爵亨利一世(Henry I; Duke of Lower B*aria)。
亨利一世何許人?老鄂盟友也!亨利一世不堪收買,隨即倒向魯道夫一邊。政治上唱獨角戲約等於找死,老鄂勢單力孤,魯道夫一世兵圍維也納。
城裡的老鄂只得繳械投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