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部分,中世紀千年史話,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爺那種廢渣。

兩年後,愛德華三世到了單獨執政的年齡,他隨即宣佈莫蒂默的十四條大罪,將之處死。

愛德華三世給媽媽一份慷慨的退休金,伊莎貝拉從世人眼前消失,孤獨地死去(死於1358年8月23日)。

一〇六 哈里登山!完勝蘇格蘭

愛德華三世年少有為,十八歲單獨執政後就一展身手,致力於修復破敗的國家,儼然長腿愛德華轉世。

恢復元氣的工作千頭萬緒,看著老爹造的孽,愛德華三世又氣憤又無奈。那份承認蘇格蘭獨立的《愛丁堡—北安普頓條約》最讓愛德華三世窩火,重新宣佈對蘇格蘭的宗主權是他上臺後最想辦的。

撕毀條約對於愛德華三世來說輕而易舉。首先,籤條約是莫蒂默的主意,他已經被定性為賣國賊,賣國賊籤的東西自然不算數;其次,英格蘭貴族不願蘇格蘭獨立,那樣他們的土地就大大縮水。

愛德華三世並不想直接開戰,和蘇格蘭保持官方和平的同時,積極和蘇格蘭“漢奸”保持密切聯絡。

這幫“漢奸”的頭兒叫愛德華•貝列爾(Edward Balliol),他是廢王貝列爾的兒子,為區別期間,咱後文就稱之為小貝列爾。

“漢奸”隊伍裡的其他人都是在第一次獨立戰爭裡支援英格蘭的,班諾克本勝利後,布魯斯沒收了他們的頭銜和領土。

《愛丁堡—北安普頓條約》簽訂後,這幫人沒得到任何戰爭賠款,他們氣急敗壞,發誓要奪回祖業,還鄉團就是這樣煉成的。

小貝列爾對王位的渴望讓他陷入癲狂,在近臣亨利•博蒙特(Henry Beaumont)慫恿下,流亡法國的小貝列爾來到英格蘭,尋求愛德華三世的支援。

博蒙特代表小貝列爾覲見愛德華三世,說明來意。

愛德華三世密令還鄉團不得輕舉妄動,小貝列爾非要發洩發洩不可的話,還鄉團只能從海上進攻蘇格蘭,如果還鄉團失敗,愛德華三世有言在先,寡人不會承認是此事的幕後黑手,爾等在英格蘭的土地也將被沒收充公。

【血染杜普林沼地】

“相思病”已經把小貝列爾整成含笑半步癲,他迫不及待地率領還鄉團揚帆出海。

還鄉團在金霍恩(Kinghorn)悄悄登陸,進軍珀斯途中,來至杜普林沼澤地時,攔路殺出一彪人馬,擋在大河對岸,為首者乃是道姆納爾二世(Domhnall II; Earl of Mar)。

蘇格蘭英雄布魯斯因病謝世(死於1329年6月7日,享年五十五歲),其子大衛二世只是個頑童,國政便由守護者道姆納爾二世負責。

1332年8月10日,“杜普林沼地戰役”(Battle of Dupplin Moor)在小貝列爾的驚訝聲中拉開帷幕,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在這一刻打響。

還鄉團兵力約有三千人,配備長弓。蘇格蘭軍人多勢眾,道姆納爾率軍攔住去路,兵力約有一萬五千人,是還鄉團的五倍,另有一支蘇格蘭軍在丹巴伯爵帕特里克(Patrick)率領下正殺向還鄉團背後。

蘇格蘭軍如從天降,還鄉團士氣一落千丈是必然的。“漢奸們”看到蘇格蘭軍強大的整容都冒出一頭冷汗,自己行使謹慎,行動秘密,敵人是怎麼知道的?莫非博蒙特那廝出賣了我們?

聽到同伴的質疑,看著他們臉上的重重殺氣,博蒙特淡然一笑,你們多慮了。

博蒙特久經沙場,見多識廣,面對腹背受敵的窘境,仍能泰然處之。博蒙特看得很清楚,必須在帕特里克抵達之前採取行動,一旦敵人合兵一處,後果不堪設想。

還鄉團的劣勢早被河對岸的道姆納爾看在眼裡,道姆納爾不禁暗自發笑,自己的優勢太明顯了,還鄉團軍隊人少勢單,還必須渡河作戰。

道姆納爾命令在河岸紮營,驕傲之下竟然沒設夜哨。道姆納爾懶散地坐在營帳裡,拿著酒杯往嗓子眼兒直灌酒精,準備好好放鬆一下,第二天一舉吃掉弱不禁風的還鄉團。

入夜,營地裡突然喊殺聲震天,道姆納爾從睡夢中驚醒,不好,敵人偷襲。還鄉團偷偷渡河,蘇格蘭軍毫無察覺,被殺個措手不及。

博蒙特的策略是重灌騎兵全部下馬,暫時不動,儘量用弓箭射殺敵人。弓箭手分佈兩翼,下馬騎兵保護中央,形成一道彎月型攻擊面。

布魯斯的私生子羅伯特認定道姆納爾通敵,才讓敵人偷襲得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