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部分,中世紀千年史話,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毀了十字軍的攻城武器。
圍城戰持續四個月,城裡彈盡糧絕,發生饑荒。守軍請求投降,條件是留下他們的小命和財產。
亨利爽快答應了,十字軍進城後,答應的條件變成空頭支票,十字軍在城裡肆意洗劫,里斯本除了濃煙滾滾的房屋,就是橫七豎八的死屍,發生在東方的慘劇,又在西方上演,諷刺啊。
攻陷里斯本被看做是葡萄牙歷史上的轉折點,也是收復失地運動的轉折點。
嚐到甜頭,大部分十字軍不願捨本逐末,決定待在葡萄牙,繼續快樂的搶劫之旅。少部分真心誠意守護聖地的十字軍繼續啟程,前往耶路撒冷。
留下的十字軍幫著相繼攻佔聖塔倫(Santarém)、辛特拉(Sintra)、阿爾馬達(Almada)等城市。阿方索一世沒有食言,允許十字軍在新佔領的土地上定居,他們在那裡生息繁衍,成為葡萄牙人的一份子。
與此同時,萊昂國王阿方索七世在其他十字軍幫助下,攻佔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重要港口阿爾梅里亞(Almeria)。
【進兵東方】
在西歐大陸,兩位男主角已經踏上征途。
男二號康拉德三世指定大兒子為新國王,自己要是回不來,就由他主持國政,很有點兒視死忽如歸的意境。
康拉德三世帶著麾下的公爵啊,伯爵啊什麼的,迎著朝陽踏上東進之路。此去是生是死,他不知道,這得看上帝和真主PK的結果。
康拉德三世選擇走陸路,因為走海路會經過西西里島,而西西里國王羅傑二世是他的死對頭。康拉德三世率領的德國十字軍從陸路穿越匈牙利,直奔君士坦丁堡。
法國十字軍卻不願走陸路,因為這樣必須經過拜占庭的領土。在第一次東征時,阿歷克塞讓西歐諸豪領教了什麼叫老狐狸,法國十字軍不願再和“陰險狡詐”的拜占庭打交道。經過一番討論,法國人又覺得自己選擇的路線很不合理。
男一號路易七世帶著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一號、High女埃莉諾,以及麾下的公爵啊,伯爵啊什麼的,從梅斯(Metz)出發。
其實路易七世並不想帶老婆,可是她非要去。按現在的說法,埃莉諾是個女權主義者,她認為女人在這場對抗異教徒的運動中也應該起重要作用。
你看吧,埃莉諾一路上表現得非常活躍,一會兒視察視察軍隊,一會兒又聽說有一處聖母瑪利亞的墳墓,跑去看看,忙活得不亦樂乎。
途中,法國十字軍與諾曼底的十字軍會合,沿德國十字軍的路線向東方進發。
這出大戲從籌備到上演,過去整整兩年,在這兩年裡,東方的局勢早已物換星移幾度秋。
十字軍國家的死對頭贊吉被手下的一名法蘭克奴隸刺死,當時的基督教學者威廉在提到贊吉的死時興奮至極,他洋洋灑灑地寫道:“多麼令人興奮的巧合啊!一個罪惡的劊子手——贊吉,他那血腥的名字終於被自己的血染紅了。”(“贊吉”在拉丁文裡是鮮血的意思)
兩位男主角早就聽說此事,他倆不知道為什麼在贊吉死後還要去東方,但是劍已出鞘,必須見血才行,去溜達溜達再說吧。
【艱難的旅程】
德國和拜占庭是盟友,西西里王國是他們共同的敵人,曼努埃爾一世卻對不請自來的兩萬德國十字軍很不放心。
曼努埃爾一世不知道十字軍此來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是來進攻拜占庭的?一些不守規矩的德國人在巴巴羅薩帶領下和拜占庭邊關守軍發生幾次衝突,這更讓曼努埃爾一世提高了警惕。
當德國十字軍抵達君士坦丁堡時,擺在康拉德三世面前的是曼努埃爾一世冰涼刺骨的臉蛋子。
主人不高興,客人也不好久留。康拉德三世不等法國十字軍,率軍直奔羅姆蘇丹國首都伊康(Iconium)。
康拉德三世把他的軍隊分成兩路,一路由他本人率領,另一路由同父異母兄弟、主教奧托率領。
10月25日,康拉德三世所部糧草用盡,不得不停在多里列休整。
多里列,一個熟悉的地方,十字軍和土耳其人在這裡打過一仗,在博希蒙德指揮下,十字軍反敗為勝,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的。這一次,雙方又將在這裡激戰一番,到底鹿死誰手,我接著往下講。
德國十字軍正在埋鍋造飯,突然,羅姆蘇丹軍殺了過來。羅姆蘇丹軍拿出土耳其人的看家本領——佯裝撤退,德國十字軍不知是計,騎兵猛衝在前,和後續部隊越來越遠,羅姆蘇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