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部分,中世紀千年史話,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死不少蒙古士兵。
畢竟守軍寡不敵眾,基輔淪陷,拔都殘酷地血洗這座城市,五萬百姓僅兩千人僥倖逃生。基輔大部分城區化為烏有,只有15%的建築在這場浩劫中倖存下來。
拔都賞識季米特里英勇表現,留他一命。
拔都隨後攻取另外兩座重要城市,自不量力的丹尼洛這才知道自己不是超級賽亞人,而蒙古人是貨真價實的那美剋星人。
丹尼洛落荒而逃,跑到匈牙利避難。丹尼洛的逃走標誌著抗戰的結束,羅斯大部分領土落入金帳汗國統治之下。
【入侵波蘭】
拔都不滿足於取得的戰果,他的目標是“抵達大海的盡頭”,對中歐的入侵開始了。
早在1240年年底,拔都就先期派拜答兒(Baidar;察合臺次子)、合丹(Kadan)和斡兒答(Orda;朮赤長子)率領一支分隊前往波蘭,一來偵察,二來轉移波蘭的注意力,以掩護主力進攻匈牙利。
連偵察帶洗劫是成吉思汗留給蒙古人的好習慣,首先遭偵察隊洗劫的是盧布林(Lublin;今波蘭的第九大城市)和桑多梅日(Sandomierz;位於今波蘭東南部)。
隨後,偵察隊兵分兩路:斡兒答所部一路橫掃波蘭中部:沃爾波茨(Wolbórz;位於波蘭中部)、文奇察(&;#321;&;#281;czyca;位於沃爾波茨以北)、謝拉茲(Sieradz;位於瓦達河流域),所向披靡。
另一路由拜答兒和合丹率領,狂掃波蘭南部。
1241年3月18日,拜答兒和合丹所部在“赫梅爾尼克戰役”(Battle of Chmielnik)中與波蘭軍遭遇。
波蘭軍統帥是克拉科夫總督(voivode;這是斯拉夫式的稱號,專指軍隊統帥,後來轉意為一個省的總督)羅吉米爾茲(W&;#322;odzimierz)和桑多梅日總督帕考斯拉夫(Pakos&;#322;aw)。
波蘭軍在開戰初期佔盡風頭,拜答兒發現無法直接獲勝,就佯裝撤退。波蘭騎士不知是計,緊追不放。
在蒙古援軍打擊下,克拉科夫公爵率先逃跑,這一跑就像甲流一樣傳染了其他兄弟部隊,波蘭軍士氣頓時瓦解,波蘭騎士紛紛效仿,嚴重威脅到老羅、老帕的防守。
最終,波蘭軍全線潰退,死傷無數,兩位統帥雙雙歿於陣中。
恐懼隨即充斥整個波蘭,老百姓放棄克拉科夫(Kraków)四散逃命,蒙古偵察隊趕到將其付之一炬。隨後,博伊滕(Bytom)、奧波萊(Opole)遭到蒙古鐵騎的蹂躪。
【萊格尼察戰役】
與此同時,另一個最具勢力的波蘭領主虔誠者亨利二世(Henry II the Pious)率領軍隊在萊格尼察(Legnica)駐紮,他沒有急於救援波蘭城市,而是等待率領大軍趕來的波西米亞國王溫賽斯勞斯一世(Wenceslaus I),準備聚集兵力給入侵者致命一擊。
正當考慮是否圍攻佈雷斯勞(Wroc&;#322;aw;位於奧得河流域,波蘭西南部的重要城市)時,拜答兒和合丹得到報告說波西米亞大軍幾天以後將會到達。
二人立刻放棄佈雷斯勞,前去對付亨利二世,要在敵人會合前各個擊破。不久,斡兒答所部也前來會合。
在萊格尼察附近,兩軍相遇,亨利二世除了自己的精銳部隊、一小撮來自法國的聖殿騎士和醫院騎士外,還有一些訓練不足的幫手:公爵胖子梅什科二世的部隊,以及其他城市的殘兵敗將和小部分外國僱傭軍,總兵力兩萬五千人。
1241年4月9日,“萊格尼察戰役”(Battle of Legnica)打響。
在這場戰役中,波蘭軍著了蒙古軍的老把戲“佯裝撤退”的道,拜答兒又佔據戰場的制高點,用各種指揮旗向那顏(noyan;起初指成吉思汗軍隊裡的將領,後來變成蒙古帝國的一種官職,在現代蒙古語中,那顏和先生的意思差不多)發出一道道指令。
蒙古軍的指揮在成吉思汗時代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一萬蒙古輕騎兵在指揮旗的調動下井然有序地來來往往,這與當時歐洲笨拙的指揮方式形成鮮明對比。
歐洲騎士衝鋒時,只管一猛子往前衝,與步兵等支援部隊毫無溝通,這往往造成部隊之間無法協調一致。
如果回顧本書前文介紹的諸多戰役,大家會發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