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後漢梟雄錄,管他三七二十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保人等等一體處決。其令一下,大臣皆驚,都道:“如此厲法,古來未有。偷盜之罪黥、徙、肉刑耳,尚不致死,怎能族誅?更遑論四鄰、保人一體處決,此令不可行得。”蘇逢吉怒道:“前朝舊法過寬,多有縱賊之弊,本朝新開,正宜嚴綱正刑,使民生畏敬之心。”數人爭吵不休,一連數日,不能定案。蘇逢吉見狀,道:“吾乃天子顧命大臣,汝眾人不需爭競。”徑自下令,由是舉國冤死者甚多,民怨沸騰。有鄆城捕賊使張令柔,乃蘇逢吉門下,承其旨意,捕到平陰縣貧窮為盜之人,使士卒去往平陰縣下山村,逐村圍殺,上至耄耋老者,下至襁褓孩童,不問青紅皂白,見者便殺,燒房舍,搶財物,將村坊掃蕩磬淨,有如強盜一般,連殺盡十七村人。衛州刺史葉仁魯捕盜,那夥盜賊逃入一家村坊,村中百姓恐受連累,點計丁壯,各取了器械與盜廝殺,百姓人眾,盜賊不能勝,就竄入山中,百姓隨後趕去,不想葉仁魯部追將上來,不問青紅皂白,將百姓與盜賊皆捉住。百姓急喊:“我等是近處村中良民,聞有盜至,助官軍捕拿。”葉仁魯道:“窮山惡水出刁民,無有汝等這班刁民,如何有盜!”令軍士將盜賊、百姓手足筋皆挑斷了,棄在山野。眾人行動不得,號呼不止,切齒罵葉仁魯,口舌出血,數日才死,其狀極慘。葉仁魯上表報至京師,諸大臣皆毛髮倒豎,都道:“葉仁魯須不是人?怎能行此狗彘之事!”蘇逢吉反說:“此公能吏也,有司宜嘉獎之。”吩咐吏部命升遷賞賜。吏部主辦的乃是閣門使閻晉卿,看了書,大怒:“葉仁魯喪盡天良,蘇逢吉倒行逆施!為此惡行,尚且要賞賜,朝廷須不是他蘇逢吉家的!”拒住令,不下賞賜。蘇逢吉聞訊,冷笑道:“諒閻晉卿一小小使臣,天子客將,也敢唐突大臣?他須知蘇某手段!”

§虹§橋§書§吧§BOOK。

第63節:第十八回把朝政蘇逢吉弄權(2)

閻晉卿行了此事,自知禍將及身,尋思一番,前去求見郭威,說道如此。郭威亦傷情道:“卻是可憐生民。葉仁魯為此,確乎太過。以吾思之,君可暫鬆開手,調至鎮寧軍節度使郭從義部下為客將,此是軍職,蘇逢吉須管你不著。”自家有現成告身,填了一張,閻晉卿千恩萬謝而去。郭從義本是郭威的人,收留在鎮不提。蘇逢吉大怒,暗想:終有一日與郭雀兒理論。因自下令,封葉仁魯爵位不提。葉仁魯乃劉知遠親將,極見寵幸,後隨郭威,自以為有從龍功,貪贓不法,被郭威所殺,亦是因有此事在心。

蘇逢吉有一從兄,為人亦甚狡詐,仗了從弟之勢,橫行不法。一日到得蘇宅,未見蘇逢吉,先去見蘇逢吉諸子。蘇逢吉聞聽,暗想:此人大剌剌地,視吾如無物。若吾先死,須欺凌吾子息。尋個官司,將他從兄杖殺。京師震恐,都道:“蘇雕兒只要殺人,不分親疏。”劉承佑聞之,召見蘇逢吉,言語間動問:“聽聞愛卿杖殺從兄。”蘇逢吉正色回曰:“有之。其人貪酷不法,逢吉不能因親廢公。”劉承佑哪知底細,誇道:“愛卿大義滅親,甚慰朕心。”遂賞蘇逢吉錢一千緡,蘇逢吉謝恩退出,對弟蘇禹珪道:“原來殺兄有錢得,族中如何不更多幾個從兄?”便是蘇禹珪聽了,也毛骨悚然,啞口無言。

蘇逢吉把持朝政,多有史弘肇、楊邠與之爭鬥。蘇逢吉見他們勢大,暗自想:郭威乃史弘肇義弟,王章是楊邠同鄉,素相親厚。他二人皆有幫手,只我兄弟,難以為敵,須尋助力。聞得李業謀宣徽使為二人所拒,大喜過望,與蘇禹珪道:“我等的幫手來也。”蘇禹珪不知其意,蘇逢吉乃道:“太后一族亦深恨史弘肇、楊邠,我等可與之結好,掎角相援,諒史弘肇、楊邠怎是對手?”蘇禹珪方悟,歎服不已:“阿哥高見。”二人定下此計,只是沒個道路。

忽一日,路遇李業車轎。蘇逢吉打聽明白,叫從人曰:“將車馬帶過一旁,為國舅讓道。”李業見是蘇逢吉車轎,曉得他手段厲害,不敢託大,下轎行禮:“我道是誰,原來是宰相大人。蘇公官居一品,小可不過芝麻綠豆官,如何敢沾宰相的先,小可帶過車馬,還是蘇公先行。”蘇逢吉答禮道:“國舅官職雖微,卻是太后愛弟,下官敬公如敬太后,敬太后如敬先帝。主僕之分,豈可差了?何況近聞天子想使國舅為宣徽使,錦繡前程就在眼下,到時未必次於下官,因此不敢佔先。”只這一番話,勾動李業心事,不由得打聲長嘆:“蘇公有所不知,宣徽使一任,今上、太后處某皆求拜,二位聖人亦應允了,只是楊公、史公處不肯撒手,已是無望。業只因羞煞人,例不向人言,今日蘇公動問,不敢隱瞞。”蘇逢吉佯裝失驚:“難道陛下與太后有旨亦被駁回?這朝廷究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