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部分,精神現象學,鼕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意識有著對它自己的直接的確定性,欺騙矇混的思想是完全沒有存在餘地的。
'Ⅱ.啟蒙的原理'
讓我們現在進一步再來看看,信仰在它的意識——上述的看法只才涉及到信仰意識一般——的不同環節中是怎樣被啟蒙'錯誤'看待的。
這些環節是:首先,純粹思維,或者就其作為物件來說,自在自為的絕對本質;其次,信仰意識對絕對本質的關係作為一種知識的關係,亦即它的信仰的根據,最後,信仰的意識在它的行動中或者說在它的禮拜中對這個絕對本質的關係。正如在信仰一般中純粹識見把自己誤解了否定了那樣,在信仰的這些環節中它的做法看法也同樣是顛倒錯亂的。
'1.啟蒙對信仰的顛倒'
純粹識見以否定態度對待信仰意識的絕對本質。這個本質就是純粹思維,而純粹思維是在它自己本身以內被設定為物件,或被設定為本質;在信仰意識裡,思維的這種自在存在就同時取得了對自為存在著的意識來說一種物件性的形式,不過這物件性形式也僅只是空的形式;思維的自在存在於是具有了一種作為表象而呈現出來的東西的規定。
但是由於純粹識見按自為存在著的自我'或主體'這個方面來說是純粹意識,所以在純粹意識看來,這種他物就好象是自我意識的一種否定物。至於這種否定物,當然也還可以或者被當成思維的純粹自在存在或者被當成感性確定性'經驗方面'的存在。但是,既然這個否定物同時是為自我的,是自我的物件,而且這個自我作為自我具有一個物件,是一種現實的意識,那麼純粹識見自己固有的物件,本身就是一種屬於感覺確定性的、存在著的普通事物。純粹識見的這個物件以信仰的表象的形式呈現於純粹識見的面前。
純粹識見咒罵信仰的表象,並咒罵在這表象中它自己的物件。但是它對待信仰的不公正態度,就在它對信仰的物件的看法中已經表現出來了,因為信仰的物件就是它自己的物件。它於是在談論信仰時就說,信仰的絕對本質是什麼一塊石頭,一塊木頭,雖有眼睛而看不見東西,或者說是什麼一塊饅頭,一塊麵團,本來生長在田裡,經人加工改變了形象之後又被扔回田裡去,——再不然就以另外的什麼方式說,信仰把'絕對'本質擬人化了,搞成物件性的和可以表象的東西了。
啟蒙,自稱是純粹性的東西,在這裡把精神所認為的永恒生命'永生'和神聖精神'聖靈'都當成一種現實的、無常的事物,並以屬於感性確定性的一種本身毫無價值的看法加以沾汙,——這種看法是那祈禱崇拜的信仰'意識'所根本沒有的,所以純然是由啟蒙誣栽給它的。——信仰所崇拜的東西在信仰看來既不是石頭也不是木頭也不是饅頭,更不是什麼別的有限時間裡的感性事物。如果啟蒙覺得應該說,信仰的物件畢竟也是象石頭木頭饅頭這樣的東西,或者甚至說自在地和真正地就是這類東西,那麼信仰,從一方面說,誠然也並不是不認識這個也是,但它認為這個也是是在它崇拜以外的東西,而另一方面,在它看來,它的物件自在地根本不是什麼一塊石頭等等的東西;在它看來,它的物件自在地只是純粹思維的本質。
第二個環節是信仰作為一種具有知識活動的或認知著的(Wissenden)意識與這個絕對本質的關係。信仰作為一種具有思維活動的純粹意識,它對這個本質的關係是直接的。
但是這純粹意識'或信仰'同樣也是確定性對真理的一種間接的'中介了的'關係;而這樣一種間接的關係就構成信仰的根據。這樣,在啟蒙看來,這種根據就成了一種關於偶然事件的偶然知識。但是,知識的根據,乃是具有知識活動的普遍物,而且如就這具有知識活動的普遍物的真正含義而言,知識的根據就是絕對精神,當它作為抽象的、純粹的意識或思維本身時,只是絕對本質,但當它作為自我意識時,則是關於自己的知識。
純粹識見同樣又把這個具有知識活動的普遍物亦即簡單的、認知著自己本身的精神,當成一種自我意識的否定物。誠然,純粹識見自身確是純粹的、中介了的思維,或者說,自己中介著自己的思維,它確是純粹的知識;但是,既然它是這樣一種純粹識見、純粹知識,即,它還不知道自己本身,換句話說,關於純粹識見即是這個純粹的、中介的運動這一點它還不知道,那麼在它看來,這個純粹的中介的運動,也如一切即是它自己的那些東西一樣,顯得不是它自己而是一個他物。因此,當它實現自己的時候,它就發展了這個對它說來是本質性的環節;但這個環節,在它看來卻好象是屬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