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部分,混世魔王樊瑞,小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項充一見三人,抖擻精神,先聲奪人地一提起槍桿挽了個花槍,槍頭顫動間在陽光下發出剌眼的光芒,三人見了,氣已暗洩。大凡廝打,一般不會選擇面對陽光的,那起碼會影響人的視線。但項充卻一來便站到正對陽光的,擺明是不把三個秀才放在眼內的,方才如此託大,同時他也十分聰明,晃動槍桿,讓槍尖反射陽光以眩惑對手雙眼,化不利為有利。

原來項充的花纓槍與一般的戟槊矛槍不同,這是他師傅智賢和尚為他特訂的。當年智賢與師兄兩人在楚漢一帶被仇家追殺,適逢大地震,無意中走入古墓,在古墓裡得到一矛一劍,那劍已經由智賢的師兄郝老爹送給樊瑞,矛卻是由智賢取走並傳給了項充。但項充雖天生有膂力,撥弄長矛仍是頗有窒礙,不夠痛快。因為長矛也有人稱之為大矛或者鐵槍,一般通體用鑌鐵打造,粗細如鵝卵子,沉重異常,前鋒尖利有刃,兩軍交戰,大矛勢沉力猛,敵我雙方甫一照面,兵器相交,力弱的一方立即會被震落馬下,但力強的一方往往也會被回力震得五臟翻騰甚至吐血。從遠古車戰時代起,大矛就是將軍們車上馬上常用的兵器。而項充卻更喜歡步戰用的長槍,槍俗稱百兵之王,這槍與矛的造型相同,但不是用金鐵做槍桿,而在十多二十年樹齡的白蠟杆上鑲嵌了個槍頭,他那白蠟杆有韌勁,兩兵相搏時,對方若用重兵器掃或壓過來,他便用槍橫槓招架,白蠟杆稍一彎便消減了對方的力度;敵人的勁道才消減,他的槍身又繃直了,他就馬上抓住這有利戰機乘隙而入,反挑刺去,破敵於一瞬之間。如果是步戰,則對手的來勢也沒有在馬上那麼兇猛、氣力更沒多少人比得上他,如果人家兵器架過來,他的槍一搭上,憑經驗就會覺察到對方的勁道的大小、去向,那他又會利用白蠟杆那一點點的柔韌力,在間不容髮之際就憑那一點點的差距反擊而湊效。

這不,只見兩把長劍和一張朴刀招呼過來,劍是一高一低,朴刀走中路,但項充眼也不眨一下,一招八方風雨,槍桿子搭上刀劍一撥牽一帶引,三個書生就順勢被他分開左、中、右,手忙腳亂,自顧不暇。項充一招分敵,也試出三人的強弱,王倫雖然最強,但使蠻力;盧勝的本事最差,但人卻最機靈,身手敏捷;何碧本事略勝盧勝,但他貪生怕死,其實最弱,於是項充想到了破擊的辦法。

王倫剛才朴刀砍出,被項充槍頭一纏一帶,不但一刀砍空,人也不由自主地往旁邊衝出兩三步才收得住腳,朴刀上又反震回他砍出的力量,攪得心胸血氣翻湧,喉頭作悶欲吐,一臉茫然。王倫這才後悔自己看低了這個外鄉小子,剛才沒有出言勸阻何碧不要口多惹事,但現在似乎再說也晚了。

再說盧勝剌出的那一劍本來是虛招,他不願意傷人,所以出手很隨便,不刺不是、刺又不是,誰知刺出的這一劍沒刺中什麼,卻覺得有一股力隨劍身蕩過來,盧勝本能的相抗,這股力量忽地反轉回來,竟是全部借用了他自己的力量,令他身不由己拐了個彎便撤了劍,只見天旋地轉,將他帶到與王倫相反的另一邊去,而那邊地上坑窪凹凸不平的,盧勝跌跌撞撞連走出幾步,湊巧踩到高起的一塊死硬板結的泥頭,腳一滑便一個踉蹌趴在地下,只覺左小腿刺心的痛,原來是腓骨骨折了。

何碧乍一上來,欺負項充長得土頭土腦的,二話不說舉劍當胸便刺,但項充的槍只斜斜一抖一挑,何碧被震得一半截手都酸痠麻麻的,那口劍幾乎脫手飛出去;才一定眼,項充的銀槍頭如吐信毒蛇般向著他。與此同時,又見王倫不由自主衝向一邊,腳步虛浮、下盤盡失;盧勝被槍挑向另一邊,摔倒在地爬不起來。這下何碧心裡不禁發毛,要打不夠人家打,要逃不敢首先逃,唯有兩手握劍,手心全是汗,拿捏不穩,劍尖亂晃,眼下誰都看得出他敗局已定,只是看人家怎麼耍他罷了。

大街上不乏遊手好閒的人,見有人廝打,早就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在那裡怪聲高叫著起鬨。

對著陽光的項充仍然眯起眼,槍上花纓抖動,一顫一顫慢慢要搭向何碧的劍,何碧側身,劍走中路向項充刺來。項充的槍頭卻似磁石般貼向劍身,迅即一蓋一攪動,又要帶引何碧的劍撥向一邊,何碧自然往反方向相抗,但項充的槍卻似有道粘力,迫他就範,何碧只好後退一步,劍身脫離槍尖的糾纏,欲與項充保持距離。項充向前跨上一步,槍尖似是不捨地又要搭上劍尖,何碧再退一步,項充又向前邁出一步。何碧終於崩潰了,他大叫一聲“殺人了呀”,拋下劍轉身便跑。項充惱恨他無事生非挑起事端,見他擲劍逃走,鄙夷地出槍對著何碧屁股輕輕一軋一劃一攪復一挑,雖然很淺但拉開了一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