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味蕾上的南方,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清生香氣繚繞的文字,歡快地圍坐在擺滿山珍海味風味小吃特色佳餚的餐桌旁,在美酒飄香氛圍的伴奏下,品嚐著色香味各異的美食大餐,享受著神仙一樣的快慰。
“民以食為天”,這言簡意賅的古語道盡了食物與人生的關係。在吃只是為了果腹的日子裡,吃飽了不餓就是莫大的幸福,品嚐吃食的美味則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有些人終其一生,也沒有能夠享受一次品嚐美味的快感。我們有幸,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吃的要求也在不斷地變化,吃,已不僅僅是為了給生命提供熱量,還糅合進了藝術的高雅和生活的樂趣。你看,在古清生的筆下,
一縷清泉汩汩地流動著,挾帶著他雲遊四方的風塵,細聲軟語敘述著“吃”的感受,表達著他原汁原味的生命感悟。
《魚頭的思想》不是菜譜不是食譜,是美食薈萃的感悟大全,在一篇篇精緻唯美的散文裡,夾帶著幽默,從而使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又平添了千種風姿,萬種柔媚,因此也更加誘人。我們可以試驗著體味一下,懷著超脫趨美的心境品嚐美味佳餚,該是何等地愉悅呀!我想,即使是衝動的少年面對懷春的漂亮女子也不過是如此吧。
古清生具有豐厚的文化學養,一衣帶水,他眼中的美食也必然浸泡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他認為:“一個時代的吃文化,多少能夠折射這個時代社會總的心態,吃昂貴的珍稀動物可以反映浮躁與輕狂的社會思潮,如果你留心猜測一個渴望吃天鵝肉的人的真實內心,那一定漾動著自卑和無以排遣的膨脹慾念。誠如拿破崙用劍鋒建構個人的輝煌歷史,而貝多芬則用他的音符打動世界千萬人的心靈,那麼一個並無建樹的人,他總會找到類似吃天鵝肉的行動獲得精神的愉悅。”吃的文化內涵浸泡在靈動的文字裡,真的是感人肺腑。
古清生的成長得益於歷史的恩惠,知恩圖報,他必然要不辭辛勞地在歷史的烽煙中穿行。他耐心地告訴你:“成吉思汗的後代皆能豪飲,蒙古族人的酒文化卻真個令人神往,在蒙古包的篝火前,草原明淨夜空的月光下,鍋裡煮著手抓羊肉,男人喝酒,女人圍著你亦舞亦歌――此情此景,不豪飲一番是毫無道理的。”中華民族厚重的歷史為美食雲集開疆拓土,提供著五味俱全蒸炒烹炸燻煮拌不可或缺的佐料。
古清生在美食的滋潤下思維敏捷,提起筆來文采飛揚,一枝一葉皆可入味。你看,即使是普普通通的辣椒,竟然能聚攏為一個篇章。
他的認識可為經典:“吃辣椒者本身需要具備一種巨大的心理承受力,而吃辣椒卻正是錘鍊一個人心理承受力的好辦法,當一個人被辣得天翻地覆、灼腸穿肚、靈魂著火以後,下一餐他還要接著吃辣椒,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是一種明知椒有辣,偏把辣椒吃的無畏精神。……辣椒是與人類文明史關聯的,它是熱力,是穿越時空而不朽的熱度與力度。”在古清生的筆下,“吃”集味覺藝術與感覺藝術於一體,汲取天地日月之精華,使他的心理更趨成熟。沒有點石成金的功力,能錘鍊出如此精煉的感悟嗎?
在古清生洋溢著美食香味的文字間行走,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化享受,這種享受浪漫而甜蜜,豐厚而充實。於是,我不知不覺地與這些文字融為一體,渴望著和朋友們一道,著輕裘騎寶馬,遍歷名山大川,嚐遍天下美食,歸來後在香氣繚繞的文字中陶醉。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