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休閒主義者的工作觀:你能不能不工作,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確的好方法。如果你在一天裡遇到20個人,有一個人說你是笨蛋,那麼你大可不必在意。如果你一天裡遇到20個人,有兩個人說你是笨蛋,你仍然不必介意。然而,如果你在一天裡遇到20個人,有17個或更多的人說你是笨蛋,那麼你的確就是個笨蛋!當然,你可以來點改變,以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 如果你是個缺乏魅力的人,那麼你必須注意自己的人格。你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去改掉你的缺陷。心理學家已經證實有魅力的人並非天生如此。他們那種像磁鐵般吸引別人的魅力我們也可以學會的。當你和別人相處時,必須豐富自己的內涵,並對生活充滿熱愛。當你有極強的自尊時,你的魅力就會表現出來,這種魅力體現了你的活力和對生活的熱情。  
厭煩心理的真正原因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有時都會覺得生活令人生厭。諷刺的是,我們為之努力爭取的東西最後也會讓我們感到厭倦:新的工作過了一段時間就讓人生厭;激動人心的婚姻會變得淡然無味;曾經備受珍視的休閒時間也會變得毫無生趣。 厭煩心理的產生,要歸咎於許多因素:社會、朋友、親戚、低質量的電視節目、了無生趣的城市、低迷的經濟、鄰居家的笨狗,或者陰沉的天氣。把責任歸咎於外在因素是最容易不過了,這樣我們就不用負什麼責任了。 心理學家提出了一些造成厭煩心理的因素。他們認為最普遍的有如下的一些因素: ◇ 過高的期望值 ◇ 沒有挑戰性的工作 ◇ 缺乏鍛鍊 ◇ 缺乏主動性 ◇ 缺少參與精神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誰該為缺乏鍛鍊、過高的期望值、沒有挑戰性的工作,或者缺少主動性與參與精神負責呢?我們只有把這個問題弄清楚,才能使我們的厭煩心理得到改善。 當然,產生厭煩心理的最終根源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想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我們就應該自己去動手。埋怨人、事或偶然事件永遠解決不了我們的問題,沒有人能為我們解決問題。能否消除厭煩心理,就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承擔責任,動手去解決它。當我們採取措施避免厭倦時,厭煩心理就不再是個問題了。 狄倫·托馬斯(Dylan Thomas)說:“如果有人正在煩我,我想那個人就是我自己。”如果你曾經經歷了厭煩心理,那麼請你記住是誰引起的:正是你,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引起這個問題。如果你覺得厭煩,那是因為你讓別人感到厭煩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生活的簡單規則
那些受厭煩心理困擾的人往往不敢冒險,因為走老路是最舒適的。我們所有的人在某些時候都傾向於過安逸的生活。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一直都很安逸。然而,長遠來看,安逸換來的卻是極不安逸的結果。有一個我稱之為“生活的簡單規則”的東西可以對此作出最好的解釋。 圖6…1 生活的簡單規則圖示 做簡單的事,追求舒適―――生活變得更艱難 解決困難,面對逆境――――生活變得更容易 圖6…1說明了這一規則。從這個簡單的規則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我們選擇方便和舒適的生活方式,人生就會變得艱難。有90%的人選擇了這樣的方式,因為短暫的安逸和舒適看起來似乎更有誘惑力。另一種選擇是困難的,並不安逸的生活方式。當我們選擇了困難和辛苦,人生就會變得容易。有10%的人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因為他們知道必須經歷目前短暫的痛苦才能贏得將來長久的安逸。 成功的最大障礙就是:我們為了獲得成功而必須做一些必要之事時所經歷的不舒適感。人們都傾向於追求較少的辛勞和更多的快樂,而選擇容易的道路會使我們無法擺脫慣例和常規的束縛,而慣例和墳墓的區別僅僅是空間的不同。按照慣例做事會使你加入活死人的行列,而在墳墓裡,你則已加入死人的行列。 讓我來提醒一下你們,生活的簡單規則就好比重力原理一樣。走在一棟大樓的屋頂上,考慮一下重力原理,想想會發生什麼事,你就會突然省悟。生活的簡單規則也一樣。選擇容易的道路,考慮一下這個規則,你最終也會明白。基本上每次都能見效。 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需要付出,改善休閒方式也一樣。大多數人採取了消極的方式,因為在當時這看起來最簡單,但結果往往是他們失去的更多。接受我的忠告,不要成為那些貪圖一時安逸而以犧牲成就為代價的大多數人中的一員。 生活的簡單規則對紐約的林恩·蒂朗產生了影響。她在讀完了這本書的第一版後給我寫了下面這封信: 親愛的厄尼: 就在幾分鐘前,我採納了你在《你能不能不工作》一書中所提的一些建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