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部分,顧盼成歡,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兩本許皇后讀了有所得,交待了端王和端王妃要仔細研讀的書,另有流水般的賞賜直接送往了定國公府。
收到來自許皇后的賞賜,顧青未並不意外。
眼見著元昌帝已經在為冊立鄭貴妃為皇貴妃之事造勢,想必端王會用最快的速度查明白這件事,然後給正處於興奮喜悅之中的鄭貴妃迎頭痛擊。
果然,接下來一段時間,雖然朝堂之中風雲暗湧,但身為正主的端王卻一反常態的沉寂下來。
這時端王與寧王之間的相爭其實已經從暗處轉明,兩人平時倒也能鬥個旗鼓相當,但端王這一沉寂,立馬就叫寧王那邊的人找準機會出手,連吃了好幾個虧。
端王的不作為,在很多人眼裡已經被解讀成了自知鬥不過寧王而自暴自棄,倒是叫許多由始至終支援端王的老臣失望不已。
但大概半月之後,端王再次出手時,只一擊便拿中了寧王以及鄭貴妃的要害。
九月初四,元昌帝第一次正式在朝中提出,以鄭貴妃孕育皇嗣有功為由,冊立鄭貴妃為皇貴妃一事。
這後宮的冊立原本只是元昌帝的家事,而且鄭家雖然靠著鄭貴妃發跡,但如今在京城也算不得有多了得,所以群臣原本也沒人會跳出來冒著惹元昌帝不快的風險反對此事。
當然,端王那一脈又有不少人心中沮喪。
然而,就在元昌帝想要拍板此事時,一名剛入官場不足半年,還像個愣頭青一樣眼中揉不得沙子的年輕御史,卻突然跳了出來。
與別的朝臣有所避忌不同,這名御史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直言鄭貴妃不配被冊為皇貴妃,身為女子卻試圖透過陰謀手段干涉朝政,其實意識影響到儲位之爭。
這位御史說得高興,但元昌帝卻瞬間黑了臉。
恐怕沒有幾個做皇帝的會真心喜歡這些動不動就想用血濺金鑾殿這種方式名留青史的御史,元昌帝當然也是一樣。
雖然元昌帝也知道自己這般抬舉著鄭貴妃是出於私心,可再怎麼說,鄭貴妃也是被他寵了幾十年的女人,突然跳這麼一個人出來指責一通,叫元昌帝怎麼能不發怒?
可就算是看出元昌帝發怒,那御史仍梗著脖子不肯改口,直氣得元昌帝放言若是他拿不出什麼有力之言,定要拔了他的舌頭這種話。
很快,元昌帝就後悔了。
當那御史拿出兩本有些差異的《閨範圖說》,又詳細解釋了兩本同名書內容的區別。
而這名御史敢在早朝上就如此與元昌帝對著來,當然不會是毫無準備,早在之前就將新版《閨範圖說》的來查了個一清二楚,原來竟是鄭貴妃自吹自擂之作。
那麼,一個宮闈婦人,如此苦心的編了這樣一本對自己竭盡稱讚之能事的書冊出來,還讓其在江南富庶之地廣為流傳,這其中又安的是什麼心?
不用那名御史多作解釋,群臣心裡自然就有了答案。
而說完這些,頂著元昌帝那張鐵青的臉以及凌厲的視線,這名御史不僅不害怕,反而還繼續彈劾起大儒許坤來。
《閨範圖說》原就是許坤所作,可如今卻改版成這等模樣,莫不是許坤辭官之後不甘這樣平淡終老,所以選了宮裡的鄭貴妃以及寧王來投靠?
結納宮闈,這可不是等閒之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462章 憤怒
這次早朝就在那年輕御史的慷慨激昂,與元昌帝的怒而退朝之中結束。
幾乎是群臣才出了宮,這個訊息就已經傳遍了京城,更有許多人出於好奇想要尋了兩版的《閨範圖說》來看。
可是《閨範圖說》本就只在江南周邊流傳,在京城就算想要尋上一本都難,更別提還是兩版的。
也有那等腦子轉得快的書商,得知這件事之後用最快的速度從江南蒐集了大量《閨範圖說》新舊兩版,然後在京城吆喝開了賣。
別說,還真的就惹來了眾人爭搶。
《閨範圖說》圖說一書也由此正式出現在京城人的眼中,而與此同時,那名御史彈劾大儒許坤借《閨範圖說》討好鄭貴妃且結納宮闈的訊息,也由南北往來之人的嘴傳到了江南。
許坤的大儒之名可不是白來的,江南之地多文人士子,而許坤在這些文人士子之中的地位更是極高,聽說遠在京城竟然發生了兩版《閨範圖說》引出來的事,這宮中后妃踩著大儒的背抬高自己也就罷了,竟然還有御史彈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