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部分,顧盼成歡,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勾到耳後,顧青未也因為孩子而笑容變得溫婉中帶著母性的光輝,“這才是第一次,以後會更頻繁了,到了臨產前,說不定還能隔著肚子抓住孩子的小腳丫呢。”
寧致遠聽得越發驚奇。
“還能這樣?”他驚訝地瞠圓了眼。
這副模樣,若是叫那些將他稱作是“酷吏”的人見了,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顧青未於是與他講起前世懷著身孕時的經,寧致遠也跟著時而驚唿時而發生類似“這樣啊”的聲音。
許久之後,待顧青未說完,他坐到顧青未身邊,然後從顧青未背後伸出手將她摟在懷裡,一雙溫暖的大手最後落在顧青未的小腹上。
這樣將他們娘倆抱在懷裡,他只覺無比的充實。
“歡顏,能這樣陪著你一起起見證咱們的孩子每一分的成長,真好。”他道。
顧青未也沒想到前世那些不好的記憶,而是完全靠在了寧致遠的懷裡,輕輕點頭,“有你陪著就者好。”
然後微側過頭回望寧致遠。
兩人於是相視一笑。
又聊了會兒孩子的事,話題便轉到了最近的局勢。
“皇上的身體,真的就這樣一日好過一日?”顧青未又提起元昌帝身體突然大好一事。
聽顧青未說起這件事,寧致遠的眼中有淡淡的陰霾閃過,他對顧青未從來沒有任何保留,所以聽顧青未提起來了,便輕輕點頭,“是的,宮裡所有太醫都診過脈了,卻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元昌帝的身體是在年後突然一下好轉的,到如今也有差不多五個月了。
事出反常即為妖,一個人的身體突然有了這麼大的轉變,這其中定然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事發生,太醫院的太醫們都是杏林國手,他們當然不會相信什麼不藥而癒之事。
明明,他們都斷定元昌帝的龍體需要精心養著才成的。
有太醫曾私底下斷定,就算元昌帝突然有了好轉,但這樣的情況必定不能持續太長的時間。
不過,在元昌帝龍顏大悅的情況下,這話當然沒人敢真的說出口。
而現在,眼見著元昌帝真的無病無痛的快半年了,原本下了這樣定論的太醫雖然百思不得其解,卻也再不敢胡亂揣測了。
因元昌帝身體的突然大好,以及他隨後對鄭貴妃的極盡恩寵,無論是宮裡還是朝中都在隱隱猜測,這件事多半是與鄭貴妃有關。
寧致遠自一開始就察覺到了這其中的不對勁,立即就著了人去查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但因為鄭貴妃將這件事捂得太緊,一開始卻只查到是與鄭貴妃的兄長鄭國泰有關。
直到最近,這才查到了鄭國泰那裡竟然還藏了個號稱是與洞虛道長頗有淵源的道士,元昌帝就是服用了這個道長進獻的金丹,身體狀況這才突然由老病恢復到了壯年時期。
顧青未聽了也是一臉的驚訝,她忍不住揚眉,“你是說,皇上竟然也在服食金丹?”
別說是顧青未,就是寧致遠在最初知道這個訊息之時也有些不敢相信。
史書上因為服食金丹而亡的帝王不知凡幾,但元昌帝自登基以後就勤勉於政事,可謂是個英明決斷的帝王,這樣一個君王,竟然也會信那虛無飄渺的長生之說?
寧致遠記得很清楚,前世的元昌帝可沒有服食過金丹,最後駕崩也是因為病重。
這一世,竟有了如此偏差。
想到這些,寧致遠輕輕點了點頭,“不錯,舅舅近來的轉變確實是因為鄭國泰獻於宮中的金丹。”
說話之時,他不由有些唏噓。
帝王熱衷於求長生,這是古來有之,他只是沒想到元昌帝也會如此。
史冊上那麼多因此而喪命的帝王都沒能讓元昌帝清醒些,只能說,長生對於帝王來說誘、惑實在太大了。
顧青未沉吟了片刻,問道:“那,這件事,你想如何做?”
這幾個月雖然安心呆在府裡養胎,但顧青未也並不是對朝中的形勢完全不知。
原本因為《閨範圖說》一事而沉寂下去的鄭貴妃和寧王,這些日子因為元昌帝那越來越不知掩飾的恩寵又重新抬起了頭,而且還隱隱有了要將太子壓一頭的趨勢。
儲位已定,卻又突然有了這樣的波折,朝中不少原本安下心來的老臣都為此而憂慮不已。
金丹的危害只要看過史冊的人都會了解,鄭貴妃向元昌帝進獻金丹之事若是傳了出去,只怕滿朝文武都得上摺子請求元昌帝嚴懲這妖妃了,可元昌帝確實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