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部分,顧盼成歡,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你也不要有什麼壓力,時候到了你們自然會有孩子。”
顧青未心裡有些微酸。
雖然貴為公主,但她這婆婆著實比世間大多數婆婆都要來得開明豁達,這世間有幾個婆婆能如此看待子嗣問題?
將心比心,有一個這般隨時護著她的婆婆,她有什麼理由不孝敬她?
將感激放在心裡,顧青未攙著安平長公主的胳膊,婆媳倆極為親密的一路回了府。
……
正月裡無非就是走親訪友。
但因為定國公府除了安國公府就鮮少再有其他親舊,所以顧青未倒也沒怎麼跟著往別家去,反倒是與寧致遠一起去了周家以及顧宅,還給擇哥兒和恪哥兒都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樂得兩個小子沒少圍著她們叫姐姐姐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顧亦安了。
他以前是個不通庶務的,就連人情往來需要的年節禮,都還是顧青未作了主替他送的,可在與葉流蘇定了親之後,也不知道是不是突然開了竅還是怎麼的,竟然就知道主動往葉家送年禮了,還知道要投其所好。
據說他送給葉太傅的前朝名家字帖,送給葉家大老爺的冷暖玉棋子,送給蘇氏的一堆早年的話本子,都讓三人喜歡得愛不釋手。
當然了,也不是葉家幾位都是眼波子淺的,以葉家的地位他們還真不缺這些,不過是高興於顧亦安這個準女婿的用心罷了,而顧亦安的用心,為的不還是葉流蘇嗎?
不管怎麼說,顧亦安此舉在葉家的長輩心裡可是加了不少分。
顧青未知道這些的時候,還曾打趣過顧亦安終於知道開竅了。
就這般走親訪友的,轉眼就到了十五上元節。
京城歷來有上元燈會的傳統,每年到了上元這一天,宮裡都會專門撥了銀子出來辦燈會,偶爾元昌帝還會領著宮中的貴人們一起出宮看燈,算是與民同樂。
今年的上元節,元昌帝就打算出宮散散心。
到了十五這一日,天都還沒暗下來,大街小巷上就已經人潮洶湧了。
皇家辦的燈會自然不同於旁的,各式花燈,各種燈謎,再加上還有可能面見天子,哪怕這個可能性低到幾乎沒有,但也足夠叫百姓們爭相上街觀燈了。
元昌帝出宮觀燈,自然不能與百姓們擠在一起,而是在位置最好風景最佳之處搭了一長溜不透風的棚子,除了宮裡幾位位份高的妃嬪,還邀了一些重臣及家眷一起賞燈。(未完待續。)
第431章 側影(月票220+)
定國公府一家不僅於元昌帝沾親,寧景昌和寧致遠還都是天子近臣,最靠近元昌帝的棚子自然有定國公府的位置。
雖是正月了,但天氣仍不減嚴寒,這樣的天氣裡外出賞燈,其實並不如想象的那麼美好,但元昌帝這個天子都出了宮,難道做臣子的還能呆在家裡?
更何況,能坐進這些棚子裡,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榮耀。
正因為如此,十五這日傍晚,天色尚未完全暗下來,大街小巷上的花燈也沒完全點亮,那排棚子裡就已經坐了不少朝臣及家眷了。
待定國公府四人到時,街上已經十分喧囂了。
元昌帝及宮妃們都還未到,正中用七彩錦緞紮成的棚子還是空的,在元昌帝及宮妃們專用的棚子兩側,是幾位已經成年封王的王爺以及莊王府的位置,隔了端王府和莊王府,就是定國公府的棚子了。
顧青未幾人才進了棚子避風,端王府和莊王府的人也都先後到了。
端王府來的是端王和端王妃,他們的一雙兒女都還年幼,卻是不適宜在這種天氣外出。
莊王府則是一家齊至,莊王和莊王妃領著楚承玉和楚雁南一起到了。
端王本就想拉攏定國公府,再加上前不久寧致遠和顧青未還去了端王府賀端王妃生辰,雙方關係也算得上是親睦,這一見了面自然會笑著互相寒暄幾句。
而莊王府,因為安平長公主的關係,兩府本就不陌生,而且楚雁南如今還與顧青未交好,自然也站在一處言笑晏晏。
這讓另一側的寧王夫婦,以及獨自一人的楚承啟都側目不已。
寧王夫婦也不是個會甘於人後的,對這邊幾人笑了笑,就自發走過來一起閒聊,而楚承啟,他如今只要看到顧青未就打從心裡的發怵,哪裡還會往她跟前湊,只遠遠與安平長公主夫婦打了個招呼,就一頭扎進棚子裡再沒露過面。
這樣又過了片刻,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街上人潮擁擠,很是熱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