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部分,顧盼成歡,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宮裡禁車馬通行,宮門處離慈尚有一段距離,徐公公早就讓人準備了兩頂軟轎。

顧青未坐上軟轎,但寧致遠看了看那軟轎,再看看自己高大的身軀,好半晌才咬了牙坐上去。

一路經過無數宮殿,遠遠的,顧青未就看到了慈寧宮的宮門。

徐公公得了寧致遠的紅封,又看出了顧青未在寧致遠心裡的地位,自然會提點著她些,低聲道:“少夫人,慈寧宮就要到了。”末了,又被上一句,“劉賢妃今兒又因為敬郡王的事生了一通氣。”

這深宮裡發生了的事,何時能瞞得過這些無處不在的宮女太監們,兩年前劉賢妃在元昌帝跟前請旨賜婚的事,早已不是秘密。(未完待續。)

第316章 太后

當初元昌帝將顧青未指給了寧致遠,如今兩人成親了進宮謝恩,再對比著楚承啟這兩年仍沒有長進的樣子,也難怪劉賢妃會覺得堵心了。

顧青未聽了徐公公的提醒心裡也有了數。

她倒不怕劉賢妃會為難她,從太后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她是極為疼愛寧致遠這個外孫的,劉賢妃若不是腦子犯抽了,她就絕不會選在今天為難她。

事實上,顧青未也並不認為劉賢妃有為難她的理由。

不就是元昌帝沒如她的意為顧青未和楚承啟賜婚嗎,難不成她還要挑她這個軟柿子來捏?

在這樣的考量之中,軟轎到了慈寧宮外停下。

顧青未下了轎,雪伶和雪憐連忙替她理了理衣裳,待確認一切沒有不妥了,這才與寧致遠一起進了慈寧宮。

慈寧宮裡這時早已經等了有一群人,太后,許皇后,鄭貴妃,劉賢妃,還有其他幾個在宮裡有分量的嬪妃,一個不落的都到了,除此之外還有幾位公主。

能叫這麼多宮裡的貴人等著,也足以看出太后對寧致遠的看重了。

顧青未和寧致遠跟著徐公公一進到慈寧宮主殿,一雙雙或明媚或清澈或睿智或好奇的眼便都齊齊看向她,這些都是高高在上的宮裡的貴人,這麼多人一起看過來,給人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若顧青未真的只有十六歲,只怕就要在這麼多人面前露了怯。

前世她與寧致遠並非聖旨賜婚,自然沒有進宮謝恩這一遭,雖然慈寧宮裡這些人都是第一次見她,但她對她們可是說熟悉得緊呢。

太后寧氏,大周朝開國皇后,據說與早已駕崩的太祖皇帝感情甚篤,太祖皇帝雖然在位時間不長就因病痛而駕崩,但其在位期間,後宮除了太后寧氏再無其他妃嬪,太祖皇帝唯一的一子一女也都是太后所出,也就是如今的元昌帝和安平長公主。

許皇后,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許文華嫡長女,十五歲就入宮為後,生下皇長子端王楚承乾、七皇子安王楚承文以及三公主雲陽公主,孃家得力,又生下兩個兒子,二十幾年來又從無錯處,即使宮裡還有個得了獨寵的鄭貴妃,中宮之位卻也坐得穩穩的。

鄭貴妃,從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到如今寵冠後宮的貴妃,又生了個不輸端王的兒子,在宮裡的地位甚至直逼許皇后。

劉賢妃,雖然兒子不成器,不如鄭貴妃受寵,但在元昌帝心裡也仍有一席之地。

除了這幾人,顧青未還在太后下首意外看到了一個人。

前世她對這個人印象極為模糊,不過在看過楚承啟帶在身邊的那幅畫之後,印象便被加深起來。

永昌公主。

與那幅仍留在顧青未手裡的畫上一般,永昌公主眼中帶著愁苦,臉色有些發白,也不知是不是身體有恙。

她也在這裡,倒是稀奇。

不著痕跡地將慈寧宮裡的眾人打量了一遍,顧青未隨著寧致遠一起向太后等人人行禮。

“臣妾叩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貴妃娘娘,賢妃娘娘……”

寧致遠則是笑嘻嘻望向太后,“孫兒見過外祖母。”

在座諸人面上都無異色,對寧致遠的隨便,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他不僅叫太后外祖母,還叫元昌帝為舅舅呢,這滿大周,在太后皇帝面前如此自在的,恐怕也就只有他了。

太后寧氏六十許的年紀,但因為保養得宜,看起來倒只似四十餘歲的婦人,隱約能看出她年輕時的美貌,她頭戴九龍四鳳冠,身穿大紅的常服,腳上踩一雙明黃的鳳頭鞋。

抬手示意寧致遠和顧青未免禮,太后面帶笑容地招了招手,“致遠帶著媳婦來了。”

待兩人來到近前,她的目光便落到了顧青未身上,待看到顧青未手腕上戴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