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部分,顧盼成歡,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燈火明亮如白晝,顧青未將手中燈籠隨意置於院門處,兩隻手攏入袖中緩步上前。
夜裡的靈堂很是冷清,沒有了白日裡前來弔唁之人,只靈前仍跪著顧青未的兒子和兒媳,以及他們的一雙兒女。
四人連著跪了大半夜,原本很有些困頓,聽到這來得突兀的腳步聲,精神齊齊一振,然後同時回過頭去。
“母親!”
“祖母!”
四人驚訝之餘,連忙起身迎接。
顧青未往她的獨子身上看了一眼,心裡忍不住嘆了口氣。
她這輩子大抵是沒什麼子女緣,只得了這麼一個兒子不說,因為她與寧致遠的關係,連帶著也與兒子並不親近。
說是母子,但其中卻少有那母子的情分。
不僅是兒子,就連孫子孫女,雖然平時見了她格外的恭敬,但總也少了祖孫之間的親暱。
但顧青未也只這般感嘆了一句,便將這件事放開了。
她的兒子都已經三十幾歲的人了,孫子孫女大的也是十幾歲了,她若是一直因這些事而鬱結於心,又哪裡能安然活到現在?
朝著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點了點頭,顧青未看向停在正中央的棺槨,淡淡道:“你們今天也累了,先回院子裡休息吧,我想與你們父親和祖父說說話。”
顧青未能發現兒子面上的猶豫之色。
不過,她在國公府向來威嚴,所以對面三十幾歲的男子終是道:“既然母親想與父親話別,那兒子就不打擾母親了,兒子會留幾個人在院子外候著,母親若有任何吩咐,儘管使喚他們便是,萬不要累到母親了。”
顧青未點點頭,然後目送四人漸漸遠去。
這偌大的靈堂,便只餘顧青未一人。
有夜風從大開的院門吹入,揚起掛在靈堂裡的白紗,更襯得這靈堂空曠、清冷、陰森。
甚至還有冰涼的雪花順勢飄了進來,最後又因為屋裡的溫度而融化成一點小小的小跡。
尋了張椅子拖至棺槨前,顧青未靜靜地看著棺中被收拾一新的寧致遠。
從寧致遠閤眼,她就因“悲痛”得數次昏厥而只能在院子裡歇著,寧致遠的身後事都交給了兒子兒媳,顧青未是半點沒有沾手。
顧青未從前以為,她對寧致遠其實是沒有怨的,看透一切之後,寧致遠在她心裡也只不過一個住在同一屋簷之下的陌生人,誰會對不相干的人心存怨恨呢?
可到寧致遠閉眼,她才發覺,原來她終是做不到世人眼中那般的賢惠大度。
許久之後,顧青未微微一笑,道:“你死了。”
“皇上下旨輟朝三日,賜祭並親寫祭文,還遣百官臨吊,你看看,你就算是死了,也死得這般風光,叫人不得不羨慕。”
“不過,再風光,也終究也是死了。”
顧青未說完這些話便再無言語,守在寧致遠的靈前,她從未覺得有什麼時候像此刻這般心中安寧。
她確實對寧致遠心中存怨,但這份怨,也不致叫她恨其死。
他們曾經也是恩愛過的,哪怕只是因為許久以前的那點溫暖,就算之後的歲月裡只剩下了冰涼,她也不會做出什麼不該做的事。
所以寧致遠的壽終正寢叫她長舒了一口氣。
可是……
舒了這口氣,顧青未卻發現,長久以來支撐著她的那股氣沒有了,她心裡竟漸漸就瀰漫出淡淡的悵然來。
為什麼而悵然呢?
顧青未也找不到答案。
這些年來,寧致遠其實不只一次的想要求得她的原諒,可是,她要如何原諒呢?
她於是又想起了寧致遠病重期間,洞虛道長來到定國公府那日,她在外面聽到的那番話。
番外篇:好好待她(二)
那時的寧致遠已經纏綿病榻許久,後來竟異想天開的非要讓人去請了洞虛道長來定國公府一趟。
洞虛道長在大周朝的地位之超然,就算是當今皇上也不能說一定就能請得動他,也因此,顧青未當裡還暗中嘲諷過寧致遠的不自量力。
卻沒想到,洞虛道長真的來了。
洞虛道長除了有那預知將來事的神奇本領之外,一手醫術也堪稱出神入化。
顧青未原還只當寧致遠這是要求了洞虛道長救他一命,自然也沒興趣聽他與洞虛道長的談話,借了要替洞虛道長準備茶水的由頭出了門。
只是,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走到門外的她,卻不受控制地停下了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