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部分,顧盼成歡,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對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顧青未有些恍惚地隨著楚靜姝上了馬車,待她回過神來,馬車已經開始緩緩前行,身側的車簾偶爾會隨風輕輕揚起,然後顧青未就看到了騎著馬,與馬車並行的寧致遠。
十六七歲的少年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但這時的寧致遠,看著卻已經有了幾分沉穩的氣度,他緩緩打馬前行,便自然而然散發出一股英氣,襯著他那雋秀的外表,即使身處人群,也能叫人一眼就看到他。
不似耀眼的烈陽,卻是溫潤的玉石。
這樣的男子騎馬行於大街之上,自然招了許多路上女子的眼,不少難得出門的戴著冪籬的閨閣千金一邊往後退避,一邊卻隔著冪籬羞怯地張望,還有那膽大的,非但不退到一旁,還特意往外走了兩步,趁著與寧致遠擦肩而過時雙眼飽含熱情地看向他,只期望能有一瞬間的四目相望。
但,寧致遠卻很煞風景的沒有給予任何回應,就像是根本就不知道有人因他而心思浮動,只目不邪視地緩緩前行。
顧青未一怔。
她覺得,她眼前所見的這個寧致遠,與她前世所聽聞過的那個人,似乎並不一樣。
前世的顧青未是在十六歲時嫁進寧家的,那時候寧致遠已經十八歲,對於這之前的寧致遠,顧青未雖然從不曾看到,但也從旁人的一些描述中有過側面的瞭解。
在旁人口中,前世的寧致遠年少時就已經是京城有名的風流人物。
他少年就有了才名,雖是勳貴出身,腹中才華卻足以叫那些文人士子歎服;
他是京城最上層的煙花之地的常客,在那些地方創作出了不少流傳甚廣的詩詞;
他喜歡好顏色,向來只為容貌絕豔的歡場大家作詩……
這樣一個人,即使他不曾真與這些煙花女子有過什麼,也著實當得起“風流”二字了。(未完待續。)
第165章 認準
前世的顧青未成長於門風嚴謹的顧家,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夫君會是個專一之人,嫁給寧致遠之後還曾因寧致遠的這段風流往事而與她鬧過彆扭。
那時她與寧致遠正是好得蜜裡調油,因為她的拈酸吃醋,寧致遠還曾小意解釋過,道他是京城出了名的“片葉不沾身”。
顧青未自然是不信的,見過那麼多的美人,這有著風流名聲的人還能按捺得住?
還是後來偶然得了端王的一句調笑,她才真正信了。
端王說:“一個連霓裳的哭求都不能讓他停下腳步的人,他那風流的名聲還真是名不符實。當年,可也有不少人拿致遠打賭,賭的就是他到底會娶個什麼樣的夫人。”
端王也就是後來的隆慶帝。
顧青未相信,就算是存了拉攏定國公府的心思,端王也不至於就要與她說謊。
到現在,端王說這話時那意味深長的眼神,她仍記得很清楚。
而那霓裳,則是京城最有名的幾家青樓連續幾年選出來的花魁,聽說生得姿容絕色,尤擅霓裳羽衣舞。
顧青未沒見過那個霓裳,但既然能當得起一句姿容絕色,想必不會尋常。
連霓裳這樣能被端王拿來說事的人都不能讓寧致遠心動,更何況是其他人?
當時從端王這裡知道了這件事,她還曾疑惑過。
寧致遠好顏色,這一點顧青未是知道的,從前她還沒嫁進來時,據楚靜姝所說,寧致遠院子裡侍候的就沒有姿色普通的,就連他們成親以後,每每看到院子裡容貌差些的丫鬟,也總能看到寧致遠皺眉。
顧青未不會妄自菲薄,但她也絕對不自視甚高,她知道自己容貌不俗,可這滿京城的貴女,在容貌上能與她比肩的不在少數,甚至不乏讓她見了都覺自慚形穢的絕色美人。
那,以寧致遠這彆扭的性格,他當初為何會同意娶一個連面都沒見過,不知美醜的女子為妻,而且還在他們成親之後與她那般恩愛?
這個問題,顧青未還拿去問過寧致遠,但每次都被寧致遠岔開了話題,到後來他們形同陌路,這個問題自然也沒再得到答案。
……
微揚的車簾緩緩落下,隔絕了視線的同時,也讓馬車裡微微一暗。
顧青未直到再看不到外面的情景,才意識到她又因寧致遠的一個側臉而想起了這麼多的往事。
前世他們做了幾十年的夫妻,難免會受到他的影響,顧青未清楚的知道這一點,但仍因此而覺得煩悶。
好在,寧家人馬上就要啟程回京了。
才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