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部分,顧盼成歡,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昌公主在喪母之後被劉賢妃養在宮裡,劉賢妃為了憑藉永昌公主來固寵,平時待永昌公主也確實是盡心盡力,所以楚承啟與永昌公主幼時確實好得與親姐弟無二。
及至後來,楚承啟愈漸年長之後點燃了風流屬性,在封王移居王府之後更是成日在外面花天酒地,成為京城一大害,而永昌公主也在元昌帝的作主之下擇了狀元郎為駙馬,兩人之間的關係才稍稍疏遠了些。
然後永昌公主下嫁不到一年就死了丈夫,從此在公主府裡閉門不出。
楚承啟好歹與永昌公主感情不錯,在永昌公主自怨自艾的這段時間,也就沒少登門拜訪加勸說。
那次也是如此。
從劉賢妃那裡聽說了永昌公主近來身體有恙,又被劉賢妃拉著囑咐了好半晌,讓他多去看看永昌公主,也好叫元昌帝知曉他其實也是個會掛念姐弟親情之人。
楚承啟倒也不是被劉賢妃的遊說給說動了,他與永昌公主之間倒也確實有些姐弟情分,所以也認為去看望生病的永昌公主是理所應當的。
那段時間,永昌公主確實染了風寒,楚承啟上門探望,她自然不會拒絕,兩人又有著自幼的情分,行事之間也不必顧慮那許多,就將侍候的人都給遣了下去。
那天的永昌公主心情顯然不好,哪怕身體有恙,仍執了酒壺要飲酒,整個人都有些醉醺醺的,見了楚承啟,還招呼著他陪著一起飲酒。
楚承啟對這個姐姐倒也確實有幾分真心,哪裡能看著她如此拿自己的身體不當回事,走過去就要把酒壺從永昌公主手裡搶過來。
這一搶,也不知是如何,酒壺跌落在地摔得粉碎,楚承啟與永昌公主二人卻摔作了一團。
美人云鬢微散,雙頰因生病而帶了些蒼白,卻又因飲酒而泛著幾分酡紅,一雙杏眼染了酒意而略顯迷濛。
那一刻,地上灑落的酒液有酒香撲鼻。
楚承啟於是也跟著有了幾分醉意。
再後來,兩人誰也說不清楚是怎麼回事,總之,該發生的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也發生了。
這件事之後,楚承啟和永昌公主自然不敢把事情宣揚出來,楚承啟也著實老實了一段時間,就怕萬一有什麼風聲傳出來。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楚承啟偶爾回憶起在公主府的那天,心中驚懼之餘,竟覺得他們這姐弟之間的荒唐事,別有一番其他女人不能帶給他的刺激感。
忍了一段時間之後,到底沒能按捺住心中的欲、望,楚承啟又去了永昌公主那裡。
都說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已經有過第一次的荒唐,後面會發生什麼簡直不用費心去猜。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對楚承啟來說更是如此。
他與永昌公主之間的事比那偷、情還要來得更刺激,對於本就生性風流的楚承啟來說,這樣的刺激是他無論如何也割捨不了的,兩人之間這畸形又荒唐的關係便這樣保持了下來,而且一保持就是好幾年。(未完待續。)
第193章 風水輪流轉(月票480+)
楚承啟與永昌公主,一個是封了王的皇子,一個是元昌帝最上心的女兒,他們對元昌帝的脾氣也是知之甚深,所以自然也知道他們之間的事若是被元昌帝知道了,他們誰也討不了好。
為了讓這個秘密不被曝光,楚承啟幾乎把他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上了,就連永昌公主的畫像,也是他親手所繪,完全沒有假他人之手。
他甚至可以萬分肯定,關於這件事,就連他們兩人身邊最親近之人都半點不知情。
那麼,遠在清河,又從未見過永昌公主的顧家七姑娘,又是如何知道這件事的?
只憑一幅畫就能想到這麼多?
打死楚承啟他也不相信。
顧青未還真就是隻憑這幅畫就想到的,不過前提是她還有著前世那幾十年的經歷。
很滿意的從楚承啟眼中看到了驚恐,顧青未將手中的畫收回來,“敬郡王,你與我們顧家此前並無糾葛,咱們能相安無事是再好不過的事,你說呢?”
自己的把柄被人握在手裡,楚承啟哪裡還能有其他的想法,聞言只能僵硬地點點頭。
同時,因為顧青未話中並無要以永昌公主的畫像要挾之意,楚承啟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若是早知道這顧家,或者應該說是顧家這位七姑娘是根這麼難啃的骨頭,他一定會離得眼前這位遠遠的。
不過……
顧青未並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