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部分,顧盼成歡,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青未一眼,這才與眾人一同回了府裡。
自打這天后,老太太和秦氏這做祖母和母親的,心裡就多記掛了一件事。
算著顧亦安和嚴從柏何時到京城,何時參考,又何時放榜,何時歸家……
憂著兩人出門在外能不能吃好穿好,有沒有休息好,秋闈三場共九天能不能堅持下來……
顧氏作為千百年傳家的世族,以往從未有過需要以科舉這種形式入仕的例子,老太太和秦氏最看重的其實並不是顧亦安兩人能不能中第,而是兩個第一次獨自出遠門的少年能否安好——哪怕他們身邊不缺人侍候。
兒行千里母擔憂,便也就如此了。
還好有顧青未時常伴在老太太與秦氏身邊加以開解,又顧忌著秦氏肚子裡還有一個,才叫兩人沒有憂出病來。
在老太太與秦氏這樣的牽掛之中,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轉眼而過。
秋闈八月九日開始,每場三天,連考三場,八月底或九月初放榜,顧亦安早在離家之前就決定了等放了榜之後才回家,也就不用另外叫人往家裡送信了。
進到九月之後,老太太和秦氏幾乎是天天掰著手指數日子,每天都打發了人去城門口守著,又在心裡細細想著顧亦安若中了舉人要給府裡下人發多少賞錢,若是這次時運不濟沒能中第,又要如何安慰他。
這樣一天天想下來,竟是又期待又煎熬。
轉眼就到了九月九重陽這天。
重陽素有賞菊登高插茱萸的習俗,往年顧家的老爺少爺們也都會去城外登高,但今年因顧亦安和嚴從柏這兩日隨時可能從京城歸來,心裡掛念之下,顧家上下竟都沒有外出。
這天一早,各房夫人姑娘們照例去延壽堂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鬟紫竹才湊趣說了“今日聽到了喜鵲叫,可不是三少爺高中的喜報就要傳回來了”這樣的話,就真的有人來報,道是派去城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