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劍嘯荒原,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忙,當門外響起鞭炮之時,村民知永春開始做父親了。
三朝,村人正式知道小娃兒由宮老兒命名。輩份是中,就叫中原,據宮老兒表示,小娃娃非池中物,將來會在中原得意云云。
宮老兒在祝家一住八年,第兒年便又返回回龍寺古剎,並正式落髮出家,不再重複塵俗了。
九歲的小中原,健壯得像個小犢兒,出落得器宇不凡,眉清目秀,人見人愛,平時,他聽從父勤攻讀書,有空便和同伴上山掏鳥窩,下水摸魚蝦。
在村中三五十個孩子中,他人生得最俊,粉妝玉琢,恐怕大太陽將肌膚曬黑,肌膚下隱有光彩流轉。
小孩子們在一處玩耍,打架鬧事勢所難免,但中原這小娃娃不同,笑容常掛,絕不和友伴們紅臉,小嘴兒又甜,又不強出風頭做娃兒頭,所以人緣極佳。
在村中的叔伯們和二婆三姨中,他成了寵兒,走到哪兒,都可以騙得不少糖果點心。
每隔三五天,他便跑一次回龍寺去找宮公公玩,也著惠安大師學參禪,居然滿像回事。
回龍寺中的十來個和尚,誰都對這小娃喜愛萬分,惠安大師就曾經慨然地說道:“可惜昧律所有限不然老衲真要收他做寄名弟子,這孩子根基好,天份高,正是闡揚我佛理的好人材。”
宮老兒出了家,仍然是那半死不活的樣子。小娃娃一來,便和惠安大師帶著他到千尋石室捉松鼠,一捉大半天。捉松鼠,該到林裡捉,石室裡幹洞萬窟,哪兒來的松鼠?但第一次下山,他都帶了一兩隻松鼠回家,玩不一兩天,不是送人便是放掉了。
在紫陽村和平岡村的中間,有一顆大松樹,人稱將軍松,直上百尺,粗有三人合,枝丫如怒龍張鬣,佔地有五畝以上,平時,這兒是兩村的小猴們聚會的好去處。
小猴子們年齡都不大,滿十歲的都已進塾,滿十四的聰明子弟亦已進州攻讀,來參加的人大都是八至十歲的孩子,十天半月,這兒必有次聚會。
小中原從未參予過將軍松下的盛會,他讀書極勤,沒空,但心靈中,卻嚮往著這塊小天地,他畢竟還是個孩子嗎。
八月秋風涼,農忙時候已過,大人們在忙著準備過冬.孩子們便成了無羈的野馬。
一早,一群孩子在村外聚會,帶著由家裡取來的薯芋瓜果等物,準備啟程。正吵嚷中有一個稍健壯的孩子突然叫.“喂,我們去把中原弟找來。”
“三哥。你去,他從沒去過,該帶他玩玩的。”另一個孩子答。“且慢!〃大孩子叫,又道:“要去一起去,不然春叔不會答應讓他來的。”〃好!一起去。
“一起去。”大夥兒叫,一群猴子一窩蜂往村後跑,不久,中原便被他們捧鳳凰似的擁簇著,沿著村西小道直奔將軍松。將軍松又高又大,中間有了兩處平坦的山嘴,所以兩個村莊都可以看得見,距兩村同是兩裡餘,並不算遠。
古松的西面三五十丈,是一條不河,向東北流下,水深有兩丈,但下游百十步,有一段水清見底深及肩部,乃是摸魚的大好去處。
但孩子們從不敢往下跳,因為水冷徹骨,水度各處深度不一,一不小心,掉下去準沒命,被湍急的水一衝,屍首也找不到。所以除了水性好的大人,敢到這兒捕捉一種美味的特產白鱔外,平常人是不敢冒險一試的。
白鱔,也就是鰻魚,是一種珍貴而有許多人不敢吃食的魚類,相傳這種魚專吃人獸屍體。鄉民大都不敢問津,但捕得後到州城出售、可以賣到好價錢。
這條小河通資江,資江流入洞庭湖,有此異物並非奇事,奇在這河裡的白鱔大為不同,鱔身蒼灰色中,略帶小小金斑。利嘴之旁,生了兩條短鬚,這是其它同類白鱔中所無特徵,滋味極鮮,武岡官府的人,視同珍品,常以高價收買。
這十餘年以來,白鱔愈來愈少,上三斤的珍品,幾不可得了。下游一帶,已搜捕淨盡、但上游至紫陽山下這一段,卻無人敢前來冒險。因為這兒是有名的“閻王窩”。
距古松半里地,直至紫陽山下這一段,共有三里長短,河床繞山而行,怪石叢上,絕壁飛崖處處水色深藍,深不可測,水冷徹骨,雖大暑天亦可使人凍僵。
晚間,如果點起火把沿河岸而行,草木叢中可以發現各種蛇類,水濱崖之上,可以看到大如海碗的黑色巨蛙,盆大的團魚,座頭堅甲形態兇猛的山龜,肩頭四角滑膩膩。叫聲如嬰兒的鯢魚……這些都是山中美味,但敢前往捕捉的人不多,天一黑,這一帶準也不敢接近。
早些年,村中不時有人失蹤,但始終找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