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歷代遊記選,瘋狂熱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鼓山的泉石、林木、寺廟、古蹟作了生動的描寫,而其中口口遠眺的景色描寫極有氣勢。作者居高臨下,縱觀全閩山水,狀山則博喻迭出,摹狀生動,狀水則源流起止,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可見鼓山不枉為州望。扶桑日出時玄雲橫亙、煙霏蒼茫的景色足證其能“興**”。結尾“所處者益高,所見者益遠;所造者益深,則所獲益富”的感受和議論,頗含哲理,既照應了開頭,又收結全文。

福為八閩都會,上四郡皆山,地勢侷促,不能廓以舒;下皆瀕海,風氣疏蕩,不能懊悔阝奧以周;惟是州處其中,不蕩不局,得二者之宜。環州之山,惟東石鼓為最高,能興**,蓋州之望也。

作者簡介:吳海,字朝宗,閩縣(今福建福州)人。明代學者。以學行見稱於世,不求仁進。洪武初,地方官欲薦於朝廷,辭免。以楊、墨、佛、老諸說為賊害人心,有《聞過齋集》。

。。。

 。。。  

●明朝 松風閣記

松風閣在金雞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聞波濤聲徹晝夜,未盡閱其妙也。至是,往來止閣上凡十餘日,因得備悉其變態。

蓋閣後之峰,獨高於群峰,而松又在峰頂。仰視,如幢葆臨頭上。當日正中時,有風拂其枝,如龍鳳翔舞,離衤徒蜿蜒,轇轕徘徊,影落簷瓦,金碧相組繡。觀之者,目為之明。有聲,如吹壎,如過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鐵馬馳驟,劍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蟲鳴切切,乍大乍小,若遠若近,莫可名狀。聽之者,耳為之聰。

予以問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淨六塵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虛亡耳。”予曰:“然則上人以是而名其閣,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閣上又三日,乃歸。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記。

題記:這是作者寫的兩篇《松風閣記》之一。松風閣以松、風得名,本文所記,描繪了峰巔之松的形狀、動態、色彩、聲響,作者連用了六個比喻,生動、詳細地描摹了風聲和松濤奏出的一曲交響樂。風的音質、節奏、力度及其變化都形象而真切地表現出來。最後作者從松風閣的命名,批駁了佛教教義的虛妄,輕俏而富有機遇。

。。。

 。。。  

●明朝 活水源記

靈峰之山,其上曰金雞之峰。其草多竹;其樹多楓、櫧,多松;其鳥多竹雞: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寺居山中,山四面環之。其前山曰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寺之後,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奎上人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浸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為四小池,東至山麓,瀦為大池,又東注於若耶之溪,又東北入於湖。其初為渠時,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鑑;俯視,則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書卿白野公恆來遊,終日坐不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錢,有小鰿魚,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來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鳥大如鸜鵒,黑色而赤嘴,恆鳴其上,其音如竹雞而滑。有二脊令,恆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予早春來時方甚寒,諸水族皆隱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蟲也。 予既愛茲水之清,又愛其出之不窮,而能使群動鹹來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屬歲旱時,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則其澤又能及物,宜於白野公之深愛之也。

題記:本文首先介紹了活水源周圍的環境,再細緻地描寫了活水源的源流、水質,然後用溪水周圍生機勃勃的花草樹木和活潑可愛的鳥蟲魚蟹來襯托活水源的特點:幽邃而不悽清;靜謐而富有生機。併為下文作了鋪墊。最後作者用“君子之德”喻活水源澤被作物,把對活水源的讚美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反映了他作為一個政治家所具有的安民濟世的胸懷和抱負。

。。。

 。。。  

●明朝 尚節亭記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義焉者,豈徒為玩好而已。故蘭取其芳,諼草取其忘憂,蓮取其出汙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環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勵,或以之懲志而自警,進德修業,於是乎有裨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