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定王墓,都市藏真,瘋神狂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的東西,但具體落實起來,也不是沒有操作空間,比如周王的規模,就有點“僭越”。
據史料記載,在朱元璋分封的諸王中,秦晉二王是最早就藩的,秦晉兩座王府也營建得最早。
當時為了統一諸王府的規模,公元1378年7月,工部“奏請諸王國宮城縱擴未有定製,請以晉府為準。周圍三里三百九十步五寸,東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制曰:可!”這就規範了藩王府的佔地規模。
但是周王府是營建在宋金皇宮之上的,其規模大大超過了工部所制定的標準,而且內部裝飾也比其他王府更加豪華奢侈。
正如明末開、封人王紫綬所言:“天下藩封數汴中。”
在周王府之中,有一座銀安殿,原是周王府內最主要的大殿。
後來朱橚發配到雲、南後,建文帝對這位庶民皇叔仍然放心不下,下令在開、封“大鏟王氣”。
《如夢錄》一書中,對這次“鏟王氣”的措施和用意有較詳實的記敘:“將銀安殿拆毀,並將唱更樓及尊義門樓拆去,東華門禁不許開,四角石上俱用釘定,並令於門前推土作臺,北臺乃取鄭州之土,經火煉熟,寸草不生。
形家者言:毀銀安殿所以去龍心,折唱更樓所以去龍眼,定四角石所以制龍爪,堆土作臺所以克水,使龍不能飛騰,東華門不許開謂之文官閉口,拆尊義門樓謂之武將去頭。”
建文帝“鏟王氣”的舉動,有沒有剷除周王府的王氣,這個很難說,不過經過發配雲、南的磨難,朱橚確實“王氣”大消:朱棣即位後,將這位哥哥從雲、南接回開封,但朱橚沒有重建銀安殿,也徹底放棄了爭天下的心思,轉身投入醫學研究。
“不知道李教授你對周王這個人瞭解多少?”眾人沉默了一會兒,韓孔雀再次開口道。
對這位王爺,李達還是很熟悉的:“朱橚[su]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洪武三年(1370年)封吳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為周王,十四年(1381年)就藩開、封。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因擅自離開封地到鳳陽而獲罪,被太祖下令遷往雲、南,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底獲准回到開、封。
此後三十餘年間,組織編著有《保生餘錄》、《袖珍方》、《普濟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對我國西南邊陲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月,有人指控朱橚謀反,朱橚在次年二月被召到京城,成祖把這件事告訴他,朱橚“頓首謝死罪”,成祖不再追究。
朱橚回到封國後,主動把自己的三護衛獻還朝廷,仁宗繼位後,加周王歲祿至二萬石,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朱橚薨,諡號‘定’。”
“他死了之後,陪葬品多不多?我記得他的墓已經發掘出來了吧?”韓孔雀問道。
李達皺了皺眉,不知道韓孔雀到底想要說什麼,而周教授和王教授的臉色已經有點難看,所以李達還是十分配合的道:“已經發現了,周定王墓位於老官山,東山腹之中,始建於永樂初年,公元1414年建成。
陵墓地宮由墓道、墓門、甬道和前、後、左、右、中五組磚石拱券墓室組成,總面積1400平方米,墓門和各墓室均以琉璃瓦鑲嵌成宮殿廊簷式,墓室外磚砌券拱,墓室內壁都以深淺不同的墓磚鑲嵌成圖案或文字,至今未被破譯,更顯神秘莫測。”
“是啊!我也去看過,墓室修建的很雄偉,也很玄奇。”王教授這個時候插口道。
韓孔雀笑著道:“我也聽說過,周定王的墓中,內分前庭和後大殿,有定王地宮和8個王妃陪葬墓室及大青石門10對,地上建築有大殿、二殿、三殿。
周定王墓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有‘頭枕金字石,腰鋪蓮花盆,前堂城隍廟,腳蹬夜明珠’之傳說,經專家論證,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明朝藩王墓中,最大的墓葬建築,具有重大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但考古價值不大吧?”
“就這樣還沒有考古價值?”周教授膛目。
王教授拉了周教授一下,才道:“定王墓在明朝的時候被盜過,所以韓先生才會認為沒有多少考古價值吧?”(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