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部分,兄弟,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動了,群眾紛紛撲向了那個倉庫,像是跳進河裡一樣,跳進了李光頭的垃圾西裝裡,東挑西揀,尋找著自己合身的西裝。群眾都說這些西裝新得像是沒有穿過似的,價格卻比舊衣服還要便宜。不出一個月,李光頭拉回來的五千套垃圾西裝就被搶購一空。

那些日子,李光頭的李記回收公司裡比茶館還要熱鬧,李光頭回到劉鎮後,立刻又穿上那身破爛衣服了,神采飛揚地坐在那裡,群眾整天圍著李光頭,聽他一遍遍講述著日本的故事,群眾百聽不厭。李光頭每次講到日本的東西有多貴時,都要齜牙咧嘴一番,李光頭說在日本早晨喝豆漿吃油條的錢,在我們劉鎮差不多可以吃下一頭豬了。那豆漿還少得可憐,不像我們劉鎮的豆漿是滿滿一大碗,日本喝豆漿的碗比我們劉鎮喝茶的茶盅還要小,那油條更是細得跟筷子似的。群眾聽了感慨萬千,都說這個日本不能去,就是豬八戒去了也要餓成個白骨精。

“對,不能去。”李光頭揮著手說,“日本那地方有錢沒文化。”

“日本沒文化?”群眾不明白。

李光頭跳起來,群眾立刻給他閃開一條道,李光頭走到掛在牆上專給破爛廢品記賬的黑板前,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一個“9”,轉身問群眾:“這個念什麼?”

群眾說:“9。”

“對。”李光頭又在“9”的後面寫上一個“8”,“這個念什麼?”

群眾說:“8。”

“對。”李光頭滿意地點點頭說,“這兩個都是阿拉伯數字。”

李光頭說著扔掉粉筆,坐回到原來的椅子上說:“日本人連阿拉伯數字都不認識。”

“真的?”群眾驚訝地紛紛張開了嘴巴。

李光頭架起了二郎腿得意地說:“我李光頭在日本掙著錢了,我李光頭就想消費一下,去哪裡消費呢?當然去最洋氣的地方消費;哪裡最洋氣呢?當然是酒吧。可是我李光頭不知道酒吧在哪裡?也不會說日本話酒吧,說中國話酒吧日本人又聽不懂,怎麼辦?”

李光頭賣起了關子,他抹著嘴巴看起了劉鎮的群眾,欣賞一會兒群眾急切的眼神,才慢條斯理地說:“我李光頭靈機一動,想到了阿拉伯數字,日本人不懂中國字,總應該懂阿拉伯數字吧?”

群眾紛紛點頭,李光頭繼續說:“我就把‘98’兩個數字寫在手掌上,‘98’念起來不就是‘酒吧’嗎?”

“對呀,”群眾叫起來,“‘98’念起來就是‘酒吧’。”

“我李光頭萬萬沒有想到,”李光頭說,“給十七個日本人看‘98’,十七個日本人全看不懂,不知道我要幹什麼?你們說,日本人是不是沒文化?”

“是沒文化。”群眾齊聲喊叫了。

“可是他們有錢。”李光頭最後說。

第五十一章

我們劉鎮有身份有面子的人都穿上李光頭弄來的垃圾西裝,沒身份沒面子的也穿上了。劉鎮的男群眾穿上筆挺的垃圾西裝後,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都說自己像個外國元首。李光頭聽了這話嘿嘿笑個不停,說自己真是功德無量,讓劉鎮一下子冒出來幾千個外國元首。再看看我們劉鎮的女群眾,還是穿著一身身土裡土氣的衣服,男群眾嘲笑她們是土特產品,嘲笑之後站在商店的玻璃前看著自己西裝革履的模糊樣子,紛紛說早知有今日外國元首的派頭,何必當初娶個土特產品。劉鎮的男人裡面只有李光頭一個不穿西裝,李光頭心想再好的西裝也是垃圾衣服,自己這身破爛衣服再破爛也是自己的衣服。李光頭心裡這麼想,嘴上不是這麼說,群眾問他為什麼還穿著這麼破爛時,他謙虛地說:“我是做破爛生意的,自然要穿破爛衣服。”

那些日本垃圾西裝上都標有家族的姓氏,標在胸前內側口袋上。劉鎮的群眾剛剛穿上垃圾西裝的時候,對這些衣服裡面的姓氏充滿了好奇,整天站在大街上,掀開衣服互相看看對方穿著誰家的西裝,然後嘻嘻哈哈笑個不停。

那時候趙詩人和劉作家還在做著文學白日夢,他們知道李光頭弄來了一批日本西裝,立刻跑到了李光頭的倉庫裡,扎進了堆積如山的垃圾西裝裡,劉作家花了三個小時找到一套“三島”西裝。趙詩人也不示弱,他花了四個小時找到一身“川端”的西裝。我們劉鎮的兩大文豪得意洋洋,見了人就掀開他們的西裝,讓人看看裡面“三島”和“川端”的姓氏,他們告訴劉鎮的無知群眾,“三島”和“川端”可是兩個了不起的姓氏,日本最偉大的兩個作家就姓“三島”和“川端”,一個叫三島由紀夫,一個叫川端康成。他們說這些話的時候紅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